回到古代当咸鱼(321)

至于叶兹城的富贵人家之所以一开始没有怎么买蜂窝煤,倒不是因为定价原因,而是担心蜂窝煤的安全性,百姓对这点倒是不太担心,他们对裴清有种习惯性的信任了,觉得裴清既然做出了蜂窝煤,之前还拿出来测验证实了蜂窝煤的安全性,那只要不是紧闭门户的烧就没有什么事了。

只是大户人家还是不太敢信,直到看到叶兹城内百姓都烧起蜂窝煤,还都没有事,这才试探着用起了蜂窝煤,而这一用,他们也发现蜂窝煤的好处了。

一时间,蜂窝煤在叶兹城遍地开花,原本裴清还想着这蜂窝煤刚做出来,可能需要等客商们传开消息,蜂窝煤的生意才会开始赚钱。

结果叶兹城就将煤炭加工厂的蜂窝煤给全买掉了,直接开始赚钱了,都不需要裴清等等。

虽说铁皮炉子的生意没有什么赚头,但是这是裴清早就预料到了的,并没有太在意。

只是当客商开到叶兹,看到四处用着的蜂窝煤后,再一打听,对于这铁皮炉子就心动起来。

要知道在外地行商,这路上最难熬的时候就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能露宿野外,一到这时候,生火做饭就是个难题,有时候就只能啃一啃随身带着的干粮,至于喝水也是有些麻烦。

以前不懂,生水喝了也就喝了,可是自从知道喝生火可能导致的问题,客商们就不太愿意喝了,别到时候银子赚到了,人却没了,那岂不是倒大霉。

只是这喝开水在家中是容易,可出门在外就十分麻烦,因为人渴起来可是不管时间的,而这铁皮炉子则让客商们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铁皮炉子也不算多重,加上附带了一个提手,提着移动很方便,也很适合商队携带。

如果这铁炉子用的是柴火的话,可能会有些麻烦,毕竟柴火太占地方了,至于说在路上捡拾柴火,多多少少也有些麻烦,毕竟干柴不易得,湿柴不容易着就算了,还烟很大,偏偏叶兹这边还有配套的蜂窝煤,蜂窝煤占地小,买一筐蜂窝煤都能用上好一阵子了,简直就是旅游必备的佳品啊。

在客商的热情中,铁皮炉被抢购一空,因为有些客商不光是想到这铁皮炉自己路上适合用,还有一些路上行商的客商会喜欢,只是那些客商不一定会走到叶兹来。

毕竟不是一条商路,也不太可能为了个铁皮炉和蜂窝煤专门过来一趟,那他们现在先买了些回去卖,岂不是正好赚上一笔。

裴清刚听到负责销售铁皮炉的掌柜说铁皮炉被卖光了,甚至还有人预订铁皮炉,都以为自己是在做梦,毕竟前些天因为铁皮炉滞销,对方还很是犯愁,担心让裴清亏本了,这突然就说卖光了,怎么看怎么怪异。

见裴清还不太信,掌柜的也有些尴尬,他之前也没想到这铁皮炉销售热潮来得这么快,赶紧将账目递给裴清看。

看完账目,裴清才知道为什么这铁皮炉卖得这么快了,本来他以为客商过来了,一个商队也就买几个铁皮炉,顶天不超过十个,结果现在是一个商队和批发似的将铁皮炉买走,甚至不光是铁皮炉,还有蜂窝煤。

有些商队买了这些货物后干脆也不往前走了,毕竟商队东西也买得差不多了,本来剩下的点位置是要往蛮族那边去的,毕竟蛮族那边虽然也凶恶,可是正因为凶恶,有好东西也卖不出来,更卖不出价钱,他们这边冒点险赚到的银子更多。

虽说这两年因为羊毛生意兴隆,蛮族那边好沟通了不少,可碍于蛮族的名声,去的商队也少,赚的也都还可以,不过现在有了铁皮炉和蜂窝煤在,不少商队还是决定回头算了。

反正这春日,蛮族能卖的东西也少,少走一趟也不算什么。

只是还有些商队是约好了的,不好违约,就只能往蛮族走一趟了,而这一走,就让蛮族也注意到了铁皮炉和蜂窝煤。

在草原上,燃料也是很重要的东西,毕竟大草原上的树木稀少,而草虽然多,但是都是作为牛羊马的饲料存在,若是用来当燃料,一个是浪费,一个也是根本烧不了多久就没了,因为大部分时候都是用干燥的粪便当燃料。

只是用干燥的粪便当燃料和蜂窝煤比起来,那前者的劣势就太大了,以往草原上的蛮族贵族也喜欢用木炭,只是木炭大老远地运过来,价格就太昂贵了,哪怕是贵族要脸面,也不乐意花这般大价钱购买。

尤其是得知大盛这边的木炭原本价格是多少,再看客商送过来的木炭就多有嫌弃,而蜂窝煤就不太一样了,和木炭相比,运输成本首先就少了一大截,所以价格也低了一些。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