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咸鱼(232)

裴清不再想这些,转而想到集市外的情况,要说起来,这京都百姓的反应可是真的很快,而宫中的消息传递得也挺快的,卤水和石膏可以点豆乳的消息传开后,尤其是得知这两样点豆乳的效果更好,百姓们也都学了起来。

不过十来天的功夫,集市上就已经有了卖豆乳的摊子,甚至裴清都注意到了有专门制作豆乳的工坊了,大量的豆乳被生产出来,然后运输到京都的各个地方。

甚至在乡下地方,也有人做豆乳售卖,而因为豆乳销售的情况不错,黄豆的价格也略微有点提升了,显然是因为黄豆可以做豆乳了,而豆乳卖得好,以至于让黄豆都变得格外受欢迎。

甚至还有些售卖豆乳的人看黄豆的价格涨了后,卖豆乳的时候可以选择不给钱给黄豆的方式,省的铜钱比较珍惜,而农户家中的黄豆多,给的也不心痛,这样豆乳能卖出更多去。

而豆乳一下子也就成了京都百姓饭桌上最常见的一道菜了,甚至也可以算是一定量的主食了,尤其是老人格外喜欢这道菜,毕竟别的菜他们吃起来也咬不太动,消化不好,而豆乳则是格外的不费牙,又好消化。

尤其是多吃了一段时间后,百姓们发现这豆乳不光是好吃,而且多吃了一段时间后,似乎身体也有所变好,只是他们也不太看大夫,自然不能从身体上查出什么区别,但他们能从自己的体会上感觉到区别。

这点裴清倒是了解,黄豆做成的豆腐虽然算不得是什么肉,但是也是补充蛋白的好办法,主要是价格也便宜,百姓买得起,而其他补充蛋白质的,不说肉了,就说吃鸡蛋,普通百姓家中也不可能经常吃鸡蛋,但是豆腐一天吃一次不太行,几天吃一次倒是可以的。

而在百姓们体会到了豆乳的好处后,达官显贵之家也都听闻了这则消息,原本因为知道豆乳是黄豆做的,觉得这是什么低贱食物的人也都有所动摇了,也都纷纷吃起了豆腐。

皇帝恰好趁着这段吃豆腐的风,将豆乳的制作过程以及一些其中的衍生品都给拿了出来,然后让县衙推广出去。

县衙收到消息的时候都有点蒙,以往收到的公告大多数都是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或者其他的政务,现在居然收到了一个做吃食的方子,但是县衙也不敢不做,不然万一被巡查官员发现他们不作为,那就完了。

公告层层下传,最后传递到了村中,村民们都知道这公告挺重要的,以为是什么重要消息,结果一听是个做豆乳的方子,都有点没有反应过来。

有些人听完也就过了,不觉得什么,但是有人听完就发现了其中的商机,按照这公告说的,豆乳如此的好,还特别的受欢迎,若是自己能学会做豆乳,那岂不是就赚大。

或者说能将家中这卖不出价格的黄豆卖个好价钱了。

有人心动了,自然也就有了行动,很快在各地都有人开始售卖豆乳以及其他的各种豆制品,虽然方子都说了,但是做出来的豆乳味道还是要看各人的手艺,有人做的豆乳好,售卖起来格外的快,有人做的差点,卖起来也就慢些了,而豆乳又不太耐放,于是做不好的人纷纷选择退出这个行当。

好在做豆乳就是累一点,成本并不高,毕竟借用一下石磨,然后自己准备好豆子和石膏卤水,实在不行就准备点醋,然后准备一下容器什么的就好了,不做了之后还能将容器卖给继续卖豆腐的人。

毕竟他们这边还是有些客源的,等他们退出了这个行当,那其他同行的客源就扩大了,自然生产也需要有一定的扩大,若是要专门定制这些容器,花费也要大些,而买这些二手的容器成本就低了。

***

豆乳的制作方法越传越广,乃至于边塞地区也都开始有了做豆乳的摊子。

从军营出来,裴穆瞥见路边有卖豆乳的摊子,听到对方说这豆乳是从京都一路传播过来的,据说是京都极为流行的吃食,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普通百姓都很是喜欢,拉住缰绳,让人去买了一些。

只是提着豆乳,这马就不好跑了,因为这豆乳过于脆弱,稍微颠簸一下就会颠簸破了,更别提是骑马跑了。

“阿蕙,你看我带了什么回来了。”尽管已经年近四十,可面对妻子时,裴穆的态度依旧和年轻时一般,格外活跃,没有在将士面前的沉稳。

裴夫人正在翻看账册,远远地就听到了裴穆的大嗓门,很是无奈地叹了口气,明明年纪都这么大了,还和个毛头小子似的,不过叹气归叹气,裴夫人脸上还是止不住的笑意,起身去看看裴穆带了什么新鲜玩意回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