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咸鱼(170)

“你当真要放弃?”皇帝看向裴清,心情有些复杂。

“陛下,只要印刷术能造福世人,发明者是不是我都不重要,或者说,发明者是陛下,反而更好。”裴清正色道。

皇帝沉默了好一阵,才让裴清先回去,他要好好考虑。

皇帝压力大,可裴清将印刷术一抛,整个人就轻松了很多,溜溜达达地回府去了。

回到谢府之后,裴清只是对着谢云煜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印刷术已经抛到皇帝那边去了,要是在家中再说什么,容易暴露。

裴清一夜好梦,皇帝却是辗转难眠。

裴清说的话诱惑太大了,对于皇帝同样也如此,可皇帝虽说心动,可抢夺臣子的功劳,却是他不太能接受的。

然而问题又来了,这个功劳放在裴清身上的话,又确实能引发不少问题,而且这些问题还挺麻烦的,尤其是印刷术推广后,一些学子当官后对于裴清的态度。

真是越想越难办。

最后裴清被皇帝召过去的时候,见皇帝面色沉凝,还以为皇帝是不想要这个功劳了,顿时又烦恼起来,因为皇帝只能看到印刷术的一点问题,还有个科举制的大坑在后面等着他呢。

可让他现在就说出科举制,那未免也过于找死了。

裴清正纠结着,就听皇帝说:“印刷术便暂时放在朕身上吧,等五十年之后,再将真相揭露出来。”

这是皇帝想到的最好的处理办法,五十年之后,消息传出来也不会有什么不利的影响,裴清也能获得属于自己的声誉。

“多谢陛下。”裴清知道皇帝能做出这个决定非常不容易,皇帝这是得到了名声,可也帮他挡下了危险。

要说名声一直得到的话还好,可等百年后解密,世人看来还是裴清的功劳,皇帝顶多算是个印刷术发明故事中的配角,哪怕形象再好,也只是配角啊。

他能想到这一点,皇帝又何尝想不到呢,可皇帝还是这么做了。

如果说之前,裴清对于皇帝的感官还是对方是个明君,而现在,心底则是多出了感激之情。

“行了行了,这事朕接下了,你之后就不要开口,别人试探也别承认。”皇帝叮嘱道。

裴清点点头,他清楚这点,他不承认,真心能顶住皇帝压力对付他的世家还是少,可他要是承认了,那就不好办。

“世家……”皇帝轻叹了一声,意味深长。

裴清全当自己没有听到,这些也不适合他去深思。

***

印刷术,几乎是皇帝让工部去研究的时候,就一下子传遍了整个朝堂。

哪怕工部还没有开始研究,可光是听说了印刷术的大致过程,京都的官员就大致知晓这个技术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一个个都激动不已。

尤其是礼部的官员,为了兴学教化,一个个的人都快熬干了,一眼就看出印刷术带给他们的便利。

像是以往,他们要推行教化,总得有些文字内容需要写下来,大盛这么大,抄写不光消耗人力财力,还消耗时间。

可按照皇帝提出的雕版印刷术,雕刻好之后涂墨按下就是一页内容,这比抄书不知道要快多少。

他们暂时还没有想到磨损之类的问题,可就算是有磨损,也比抄写轻松得多。

工部官员再一次感受到了其他同僚的热情,堪称热情似火,几乎见面就要先问一句印刷术弄得怎么样了,虽然没有明面上的催促,可那期盼的小眼神就是最大的催促了。

甚至不光是同僚在期盼,就连偶尔出门遇到人,听说自己是工部的官员后,都会忍不住探问印刷术的研究进展如何。

而工匠们的感触则更深,作为工匠,他们以前获得的尊重并不算多,直到裴清弄出了羽毛笔之类一系列的东西,尤其是曲辕犁后,其他人得知他们是在工部干活服役,都很是尊重。

而现在,更是对他们尊崇无比,肉眼可见的是希望他们能快点弄出完善的雕版印刷术来,好早些印书。

虽说印刷术还没有弄成,但是朝廷官员都清楚,这是迟早的事,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既然印刷术发明出来了,那最先印刷的一批书该印刷什么书呢?

所有人都清楚,只要雕版完善了,这一批印刷的书数量绝对不小,虽说如今是儒学当道,其他学说衰弱得厉害,可从皇帝的态度他们也能看出来,皇帝其实并不在意用的是儒家还是其他家学说,只要有用就好。

而这么大批量的书冲进市场,但凡有点向学之心的人都会去买书,自然也能扩大这家学说的影响力了。

世家大部分是学儒,自然是希望雕版书籍是儒家的四书五经了,而朝堂中其他官员也都有各自的学派,别的学说不谈,就算是儒家,书的雕版具体用哪一版也是一个大问题。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