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宝也就罢了,毕竟卖书的,卖的也是墨写的,墨宝代指书,这名字算得上是“名副其实”了。
那红袖会不会取名过于随便,苏明珏脑海瞬间想起的便是“红袖添香”四个字,这词用于书斋是否捎带轻浮。
他有些疑惑道:“这红袖书斋也有人去?”
宋春和不明所以,点头道:“自然是有人去,这开着书斋不就是卖书的吗?苏兄你这问题问的好生奇怪。”
苏明珏迟疑了片刻道:“这红袖难道不稍显轻佻吗?”
宋春和道:“哦,这书斋掌柜的喜欢穿红色衣袖的衣服,故而取名红袖书斋,你不曾去过倒也容易误会。”
苏明珏:“......”
他还道对方取了这么明显的名字是卖春宫图呢?
谁知还真是直白!
苏明珏一边往前走一边道:“那这两家书斋和刚刚那家文瀚书局有何不一样的地方吗?”
宋春和走在他旁边道:“基本都是卖书的,不过三家倒是卖的各有所长?”
苏明珏不解,问道:“说来听听?”
宋春和轻咳一声,似乎是找回了身体一样,低声道:“‘文瀚书局’私底下卖的俏的是那《京城韵事》,而‘墨宝书斋’的‘美人判官’也是火到不行,至于那‘红袖书斋’......”
宋春和说到这时,停顿了一下,随后才对苏明珏眨了眨眼道:“那铺子老板绘的一手好丹青,这京城上下喜爱他的丹青的,都会去他那里求得一两副。”
苏明珏:“......”
看来他眼睛还真没瞎,对方真弄这行。
宋春和不知想到什么,脸上的颜色又好上几分,他抬脚往左边走去,进了墨宝书斋。
苏明珏自然跟在他后面走了进去,才刚进店,一个长相十分精明的穿着一袭乌青色长袍的人便笑盈盈地迎了过来:“宋少爷,好久不见,那《美人判官之火莲寺》已经出来了,我这就命人给你打包好。”
宋春和闻言眼睛亮了起来,“还是你家的书斋出的书最及时,刚从上边回来,等个书都等了五天。”
那人听宋春和说别家书斋,脸上也不恼,依旧端着一副笑脸听着,待对方说完,他和气接话道:“托作者的福,我们这出稿还算准时。”
苏明珏打量书斋四周,除了陈设不同外,总体上和刚刚进的那家倒也没有多大的区别。
就连空气中飘散的墨水的味道都是一样的,见宋春和和这老板聊得随和,他开口问道:“不知这店中为何一直弥漫着墨的香气。”
那老板听到声音,才注意到旁边还有一人,见是宋春和带过来的,他眼睛望向宋春和道:“宋少爷,这位是”
宋春和忙介绍道:“沈掌柜,这是我同窗苏明珏,也是鹿鸣书院的。”
老板闻言笑了一声,“原来也是一名学子,失敬失敬,这墨香是我后院正在印刷书籍,公子若是感兴趣可去看看。”
苏明珏闻言颔首了一下,往后院走去。
宋春和对那种事不感兴趣就没去,待在大堂内。
那掌柜见萧景明伫立在一旁,一脸笑意道:“萧少爷要不要也给你包一本《美人判官之火莲寺》?”
宋春和闻言道:“他不.....”
"可以,那麻烦沈掌柜了。"话还没说完,就被萧景明抢先一步了。
宋春和诧异道:“你什么时候也开始看话本了?”
萧景明道:“见你看的入迷,一时好奇便也看上了,没想到还挺好看的。”
宋春和闻言嘴角向上勾了勾。
苏明珏进入后院一看,才恍然大悟那墨香是怎么来的。
原来是那书店的老板雇了一批人在那里用活字印刷术在印书籍,上面刷着墨泥,也难怪前面能闻到一股浓浓的墨味。
这书斋老板做生意还是挺聪明的,前面开着铺子卖书,后面就弄个院子来印刷书,算的上是前店后作坊的模式。
古代没有大规模的印刷厂,这书斋想要出书便只能自行印刷,如此看来这书斋倒是一个文化诞生地。
第73章 投石问路
苏明珏没打量多久,便从后院回到了前店。
宋春和拿好书后,见苏明珏从后院回来,他举着手里的书道:刚出来的《美人判官》,你要不要也来一本?”
苏明珏想起上次看到的那骇人的场景,浑身打了一个哆嗦,那写的实在是太逼真了,他至今还没有脱敏。
连忙摇摇头,拒绝了,“不用了,我最近没时间看。”
宋春和见他不要,也没再坚持,“那行,就只剩下最后一家书斋没逛了。”
萧景明闻言,眉头轻皱:“那红袖书斋就不必去了,那老板看着不像个正经的。”
苏明珏倒是无所谓,毕竟卖丹青的和他的生意撞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