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不远(42)

作者:杨弯月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她天平上的筹码,孰轻孰重,连她自己都搞不清楚,可她已经做了选择了,早在五年前。

赵敏敏没谈过恋爱,这会儿也有些好奇,问宋雨墨,“那如果注定要分手,你们还在一起干嘛,那不是浪费时间吗?”

宋雨墨摇摇头,“不是浪费时间,如果现在和他在一起,以后可能会后悔,但如果现在不在一起,那我会从分开的那一刻就开始后悔。这样算下来的话,坚持在一起,或许后悔的时候就少一些,赚了。”

赵敏敏眼神有些迷茫,“不懂,理解不了谈恋爱的人。”

宋雨墨揉乱她的头发,“等你遇到一个喜欢的人,就会懂了。”

赵敏敏大言不惭,“姐不谈恋爱,这辈子都不吃爱情的苦,我要自由自在。”

宋雨墨冲着她竖起大拇指,“好,这个理想好,我支持。”

郑平安也学着宋雨墨的样子,大声道:“我也支持!”

董嘉禾无奈,人有时候为了合群,确实要幼稚一点,她也伸出拇指,“那我也支持!”

赵敏敏摆出一股武侠小说里的大侠模样,挥挥手,“感谢诸位支持,尤其是老板,我能不能自由全在你一念之间呐。”

她的样子成功把董嘉禾逗笑,几个人硬生生熬到了四五点,在天蒙蒙亮的时候各回各家了。

麻将作为“国粹”,其魅力所在已经经过了代代中国人的逐一验证,董嘉禾自学成那天起,在桃墟村的生活除了工作以外,就多了一项搓麻将。

在那之后不久,又增加了打乒乓。

刘长铭就是乒乓桌上的王者,其实力比不比得上专业运动员不知道,但将四个年轻人打得落花流水那是没一点儿问题。

村委会的活动室,自此成了他们的快乐天堂,赵敏敏的小电驴后座,也成了董嘉禾的专属座位。

后来不知道是郑平安还是宋雨墨,在某次活动时邀请了杨鸣谦,自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拾。四人小分队变成五人,偏偏杨鸣谦不管是打麻将还是打乒乓,都实力超群,叫人不敢小觑。 不过他只是偶尔参与,大部分时间都被工作缠身。大家都可以理解,毕竟,创业艰辛嘛,不是谁都命那么好,可以直接继承。

日子像流水一样,缓缓地向前。

桃墟村的冬天很漫长,今年尤其冷,雪一直断断续续的下着。连冯老太都感叹,她在村子里住了一辈子,从未见过这样连绵不停的,下不完的雪。

只是雪下得再大,日子也要照常过。

今天是郑平安爷爷的八十整寿,郑伟夫妻俩请了五六桌客去家里宴饮,他们四个年轻人这段时间和郑平安走得近,自然也在受邀之列。

厨子王进宽前几日就开始备菜,如今村子里路封了,都是自己种的时令菜,董嘉禾还特意和刘长铭换了五百块的现钱做礼金。

赵敏敏不好越过老板,只包了三百块。

乡村宴席开席早,下午两三点就要吃饭,他们几个连午饭都没吃,就坐上柳叔的电动三轮往郑平安家去了。

郑家的院子比张秀兰家大一圈,毕竟刘金梅开着大队上唯一的小卖部,又有郑平安这么个在村委会干事的出息儿子,他们在桃墟村也算是殷实的人家。

几张大圆桌被摆在空阔的院子里,郑伟夫妻忙着招呼往来的客人,村主任刘长铭自然是坐主位,村委的几个年轻人都在主桌上,董嘉禾和杨鸣谦也在,他们分坐在刘长铭两侧。

桌上还有郑平安一家,正好九个人。

动工仪式那天,董嘉禾已经熟悉了乡村宴席的流程,今天明显得心应手多了,在门口包了礼钱,按次序入座。

桌上的酒是从小卖部里拿的白酒,看不出牌子来。

郑伟端着杯子敬酒,董嘉禾喝不惯白的,委婉推拒了,“郑叔,我和敏敏就不喝了,晚上还要工作。”

郑伟却有些不高兴,北方人的桌子上,不论男女都是要喝的,谁不喝,那就是不给面子。他大剌剌地说:“今天老爷子过寿,刘主任都喝了,你们不喝,不给面子啊,进了我家的大门,必须吃好!喝好!”

郑平安伸手拦了一下,“爸,小董总和敏敏是女孩子,就不喝了,我等会儿陪你喝。”

郑伟还是不满意,拉着郑平安的手,“我们平安,自小就聪明,学习又好,哪怕到了镇子上的学校,那成绩也是拔尖儿的。你别看他现在在咱们村委,以前刚毕业那会儿也是在大城市里待过的,见过世面。”

郑平安有点不好意思,他爸喝点酒总是这样,他拽着郑伟的袖子,“爸,别说了,吃菜吧,吃菜。”

郑伟把手抽出来,“你别拉我,今天我高兴。我们郑家出了你这么个当官的,我打心眼里高兴,这村子里大家都给我个面子,也是看在你的面上,今天来参加你爷爷的寿宴。小董总,我知道你们城里瞧不起我们农村的,嫌我们没文化,但今天你就算不给我这个老头子面子,你也不能轻看了我们平安......”

上一篇:你仔细听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