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咱们可以去生产队里换,一家换一点,总能攒够做5套的。”赵岁岁提醒她娘布料够给每人做一身衣服。
“就是啊,娘也做一身,我都是算好的,够咱们家每人一套。”赵立文也跟着劝。
“我不用,你们做就好了,羽绒服穿着显胖。”赵广叔把滑雪板做好之后,放在一旁。
陈秀禾想着小女儿的主意,现在冰天雪地的不好出门去换,“猫冬前怎么不说?”
“那我也不知道现在要做羽绒服呀。”赵岁岁的衣服够穿,没有盼望穿新衣服的心思,她的衣服都是她娘置办的,从小到大都没有短过衣服穿。
“没事,我明天去一趟县里,能换的话就换,不能的话就明年再穿羽绒的。”赵立文想到了黑市。
赵立武也没有穿过羽绒服,他想要一件,听说穿上不仅比棉袄暖和还很轻,“娘我也想穿羽绒服。”
赵广叔知道大儿子说的地方是哪里,对于家里的人去私市(黑市),他不制止也不支持,家属院的军嫂或多或少都去过,票证供应就那些,县里面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现在还没有那么严重,没有红袖章到处抓人,只要没有人举报,黑市很多人去的。
赵岁岁一边填鸭绒一边听着她娘絮絮叨叨,时不时附和一下。
“好了,明天拿去裁缝铺走针就算是做好了。”陈秀禾对着屋子里的灯泡看了看,确定每个格子里面都填充有鸭绒。
一大早,赵立文就要出门去县里。
赵岁岁悄悄的跟在后面,等出了家属院的大门才现身,“大哥,我也想去。”
赵立文看着妹妹的样子,就算现在不带她去,以后估计也会自己找机会去,还不如他带着一起,“多看,少说话。”
“恩恩。”赵岁岁点点头,伸出手主动牵上自家大哥的手。
从公交车上下来后,赵立文带着妹妹走进一条巷子,一开始路上都没有见到什么人,慢慢的人就多起来。
一条目测只有30米的小巷子,地上摆着背篓,估计是为了随时背起来走人。
一路问下来,都没有人卖鸭绒的,棉花也没有人卖。
现在是大冬天的,棉花就是紧俏货,就算有估计价格也会比平时贵。
赵立文看了妹妹一眼,让她跟紧。
赵岁岁跟着自家大哥穿过摆摊的地方,秉承着多看少说话的原则,并没有开口问话,反正她大哥也不会卖了自己。
赵立文带着妹妹进入一个死胡同后,在一块石头上面敲了敲,“等着。”
赵岁岁点点头,继续观察墙面,和特务接头有点像,这么多块砖头,要是没有人指点几乎很难发现正确的位置。
等了一会,石头墙那边就传来细微的动静,接着旁边的一扇小门打开。
赵立文没有犹豫,带着妹妹钻进去。
穿过小门来到一个屋子里,赵岁岁看着眼前的人,真真是猿粪。
张澜显然也认出赵岁岁,多看了一眼后低头继续拨动着算盘算账。
第365章 初到黑市
赵立文等到张澜结束算账后,把他的来意说出来。
“鸭绒是有,不过现在价钱可不低。”张澜摇晃着算盘,把算盘弄整齐后挂在墙上。
赵岁岁知道供销社的棉花是3块钱一市斤,一上架很快就会被买走。
这也是供销社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单位之一,家里有个在供销社上班的亲戚就能快速的知道供销社什么时候上新。
黑市的价格规律一般是在供销社的价格的基础上翻一半,3块钱一斤的棉花在黑市就是4块5毛钱1斤加棉花票,没有票的话要翻倍6块钱一斤。
鸭绒比棉花还难得,价钱还能更高,加上现在是冬天估计要10块钱一斤。
“张哥,你给个价,合适我买2斤鸭绒。”赵立文没有多说什么,和张澜也有过几次接触知道对方的为人。
张澜看了看赵岁岁,想到刚刚被抓的林家四兄弟,卖一个人情,“10块钱1斤,你是打算给钱还是用粮食换。”
赵立文把背篓放下来,拿出一个布袋子,“特供的大白面,20斤。”
张澜把布袋子打开,白花花的面粉就出现在眼前,他经手过这么多粮食,很少有这个质量,果然是提供的,“普通面粉粮站要1毛8分,我这里没有票卖5毛,你这个面粉可以给你8毛1斤,还差4块钱。”
赵岁岁没想到粮食有自己单独的行情,不过想想也是,真正能吃饱是在改革开放后的才开始慢慢改善的。
“还有5斤的特供大米,你看看。”赵立文接着从背篓里掏出一小袋米,大米和白面妹妹有的是,就不动用到钱了。
张澜检查过大米,满意的点点头,“兄弟,特供的白面和大米下次还有的话,继续来找我,价格包你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