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试卷就收好,陈小米带着人上到台上一起批改试卷,加上家属办的4个人,批改试卷的人一共有7人。
陈小米负责机动抽查,看看有没有人批改错误或者算分错误的。
成绩也很快列好,陈秀禾和孙秀秀并列第一。
第一名的奖励只有1个热水壶,第二名有2个军用水壶,第三名有3个搪瓷缸子。
分数第一的人有两个,周主任和郭主任开始对陈秀禾和孙秀秀的试卷进行审查,发现并没有改错的情况。
“没错就并列第一,我再和部队里申请一个热水壶。”陈小米大手一挥,没道理两个人分数一样的情况要挤下一个。
陈秀禾听到陈小米的话,心里顿时不紧张了。
结业也要有门槛,及格的人都会有一个红本子,不及格的人没有。
不及格的人里就有张小草,她来上课就是被奖品吸引过来的,没想到考试这么难,顿时有些臊得慌。
很快刘师长的警卫员就送来一个热水壶,赵岁岁看向幕布后面,发现了一闪而过的刘师长。
周主任在台上做了结业总结,让没有得到奖励的军嫂别灰心,第二届扫盲班还有机会。
接下来就是领奖发证书的环节,赵立文走到台前准备拍照。
陈秀禾看着久违的照相机镜头,想到小女儿交代的动作,捧着证书和热水壶,微笑的看着镜头,留下了一张具有纪念意义的照片。
赵岁岁和赵立武在台下很捧场的鼓掌,脸上挂着笑容。
周主任看到赵立文在拍照,觉得拍一张集体照很有必要,“小文啊,胶卷还有么?”
“还有1张。”赵立文知道周主任的意思,胶卷确实还有1张。
江叶不知道要拍什么照片,一直留着胶卷没有洗,知道陈秀禾要结业就让赵立文带过来用掉。
“行,到时候胶卷的钱我给江叶送去。”周主任点点头,直接走公账,一张胶卷也是人家江叶花钱买的。
第233章 阵营
“这个你和江叶阿姨说就成。”赵立文把相机挂在脖子上,等待周主任安排军嫂们站队。
这个年代没有智能手机随时拍照上传到各个平台,人们能记录时光的工具就是照相机或者是画画像。
快门按下,最后一张胶卷使用完成。
“周主任,胶卷你找江叶阿姨要吧。”赵立文觉得胶片还是相机的主人分配比较好。
“行,明天我就去江叶同志家说。”周主任点点头。
赵立武提着他娘的战利品走在前面,好像考试第一名是他自己一样。
路过刘师长家的时候,赵立文让他娘和弟弟妹妹先回家,自己取照相机。
赵岁岁看着在自己脖子上的照相机,想到21世纪的手机拍照功能,从胶卷照相机到数码相机再到手机照相功能,她这辈子都会经历。
“毛球,你别跑。”
赵岁岁听到顺着声音望去,一只白色毛绒绒的小狗冲着他们的方向奔来,后面还跟着一个穿着妮子大衣的女青年。
陈秀禾拦着小儿子和小女儿,提防的看着小狗从他们面前跑过。
李明菲追到过来,喘着粗气抱怨道,“你们怎么不帮着我拦下毛球。”
“担心狗咬人。”陈秀禾白了一眼李明菲,带着小儿子和小女儿离开。
本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万一拦住小狗后被咬了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么。
“娘,这个人和李阿姨长得很像。”赵岁岁看着李明菲继续追小狗的背影,这个时候能养宠物狗得是多豪横的家庭啊。
“估计是姐妹,不管她们了,咱们回家。”陈秀禾不喜欢李妍菲看她的眼神,明明就不想和自己说话,偏偏又要强迫自己找话题,要不是李妍菲的丈夫是三团的营长,估计她也不想和自己来往。
虽然没有摆在明面上,不过家属院的军嫂也分作两个阵营,城里来的军嫂和乡下来的军嫂。
城里来的军嫂看不上乡下来的军嫂,乡下来的军嫂在城里的军嫂那边碰壁之后,也跟着鄙视城里来的军嫂。
不过也有城里军嫂能和乡下来的军嫂相处融洽的,陈秀禾就和大部分城里的军嫂相处得不错,主要是因为陈秀禾自己不像其她乡下来的军嫂一样粗糙,发型和衣着都很干练。
用赵岁岁的话来说就是不土气。
没人说的话,大家都以为陈秀禾是城里人,三个孩子一个比一个精致,现在连赵立武没有一天到晚在外面野,看着和赵立文靠近了不少,本来赵立文和赵立武就长得很像,有了赵立文的光环加持,赵立武安静下来就是小一号黑一点的赵立文了。
大家都是军嫂,有谁能比谁高贵,看不上她们乡下的泥腿子有本事不吃泥腿子种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