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儿子带着弟弟妹妹在麦地里捡麦穗,捡到的麦穗一半可以留着自己拿,一半要上交村里。
家里养的2只野兔,昨天又杀了一只,陈秀禾炒得干干的,放上一把去年采摘的干香菇,做成了香菇兔肉酱。
赵立文担心去晚了麦穗被其他人都捡走,又担心把妹妹锁在家里太久也不好,只好背着还没有睡醒的妹妹去到麦地,放在树下靠着睡。
早饭就由赵立武提着,麦收的时候都是一大早天都没亮就出门先干活,早饭就等天亮的时候再开始吃,吃完早饭再继续干农活,就为了躲开中午的大太阳。
等小哥俩捡了一篮子后,赵岁岁才睡醒,一家四口聚在一起吃早饭,一整天都要干重活,陈秀禾蒸了一锅二合面的馒头,配上兔肉酱和咸菜。
“立武,把这两个馒头拿给你爷奶。”陈秀禾把馒头从中间撕开,加了两筷子兔肉酱,让小儿子送给老两口。
---
与此同时,赵广叔在医院养了几天,才收到最近的家书,知道小女儿好了,人也不傻了,心里既高兴又激动,想要立刻回家看看小女儿。
看到自己的腿,又只能放弃。
赵广叔一整天心情都是亢奋的状态,连医生过来查房的时候,都说他恢复得不错,伤口没有感染。
“赵营长,你的腿至少要修养3个月的时间。”医生检查完赵广叔的腿,给出医嘱。
“谢谢医生。”赵广叔原本以为自己的腿就算保住了,可能要面临伤退,没想到他还可以继续穿着这身军装。
“医生,老赵什么时候可以出院?”说话的是赵广叔的教导员,张怀民。
“三天之后就可以出院,你也该换药了,跟我来。”医生看着张怀民,说出的话都有热气,应该是伤口发炎,自己发烧了也不知道。
“哎。”张怀民看着医生严肃的脸色,老老实实的跟着他离开。
等他走后,赵广叔的领导也过来看望。
“别起来了,躺好。”刘师长看到赵广叔要起身,连忙按住他。
“首长好!”赵广叔只能躺着给刘师长敬礼。
“小赵啊,这次你立大功了!组织上考虑到你要休息养伤,我给你推荐到军校学习学习,怎么样。”刘师长满眼笑意的看着自己的得意门生。
十四岁的时候出门逃荒,当时正值战乱,为了口吃的,稀里糊涂的入伍做了自己的警卫员,多次把受伤的他从战场上背下来,他们之间不是父子胜似父子。
“感谢组织栽培。”赵广叔知道这个时候能进军校学习,对自己以后的军旅生涯有着莫大的助力,心里十分感激自己的领导。
“好好养伤,现在是学校放假时间,你可以先回家看看媳妇儿和孩子们再去军校报到。”刘师长和赵广叔说完,警卫员就过来催促,“我先走了,这些营养品记得吃。”
病房里就剩下赵广叔,他看着一旁的柜子,刘师长带来的一罐奶粉和肉干,他打算带回家给小女儿吃,自己皮糙肉厚的不需要吃这些玩意。
第13章 爸爸回来了
麦收持续了大半个月,终于把地里的麦子收上来,种上了土豆红薯和玉米之类的,接下来就是交公粮后发粮食。
赵岁岁看到她娘都瘦了,闹着要吃好吃的,打算到时候假装不喜欢吃,都给她娘吃了。
其实赵岁岁更想让她娘晚上把她的奶粉喝了,不过都是以失败告终。
陈秀禾觉得小女儿能够好起来,是因为坚持喝奶粉的原因。
不过,赵岁岁成功的把麦乳精分给大哥和小哥,理由是不喜欢,太甜了。
麦收期间,兄妹三人也捡了40斤麦穗,分到了20斤。
陈秀禾把麦穗晒得干干的,打算今天磨新麦子给孩子们做面条吃。
“在家看着弟弟妹妹,娘去村部磨面。”陈秀禾跨上篮子,里面装了3斤小麦,往村部走去。
“秀禾,你家也磨面啊。”
陈秀禾到的时候,翠花婶子也在磨面,她们俩是一个村嫁过来的,就是隔壁光明村。
“哎,家里的崽子闹着要吃面,这不麦收了,给他们补补。”
“哟,你家的三个牛犊子还用补啊,一个个胖得,岁岁就特别胖。”
陈秀禾家要说胖的话,最多只是赵岁岁胖,赵立文和赵立武是正常的体格,可这也比村里的大部分小孩壮实。
“岁岁哪里胖了,她两个哥哥随随便便就能背起她。”陈秀禾直接否认,这个年代,看别人家的家底怎么样,就看孩子养得胖不胖。
“岁岁那还叫不胖,村里最胖的娃娃就是你家岁岁了,你也太娇惯她了,什么好吃的都给岁岁,立文立武兄弟俩就没有意见?”
翠花婶子一脸挑拨的样子,陈秀禾刚想反驳,就被一道声音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