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东吴,咳,我了解不多,但江东猛虎以及吴大帝,特别是周瑜,还是很吸引人的。
三国演义一句“既生瑜何生亮”,让所有人磕了诸葛亮与周瑜的CP,虽然他邪门,但他好磕。
好,以上都是一个后世人,对于这段历史的喜爱,我们现在收回正题。
我们虽然喜欢这个时代,觉得这个时期无论是武力还是智谋上,都给人一种无法抗拒的饕餮盛宴,人才更是辈出,多到有些人物只有史书寥寥几笔的着墨,实在是太让人遗憾了。
但客观来说,正是因为这种你争我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形式,让东汉末年但三国乱世这段时间,乱得让人心惊啊。
三国出现的时间虽然不长,有些皇帝更是无比短命,但该说不说,有所作为的皇帝确实不少。
这里就先不邀请曹老板上桌了哈。]
东汉末年。
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视线,曹操抬头挺胸,表面一片淡然,心中暗暗松口气,不上桌好,不上桌才好呢。
虽然他儿子来了个釜底抽薪,学了那个王莽自己当了皇帝,但这又不是他曹操做的,他最多最多能被人诟病拿捏小皇帝,至于“挟天子以令诸侯”,那是什么?不存在的。
他曹某人最为正直,从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小皇帝那分明是他的靠山。
毕竟你们也听见了,他曹某人可没做过当皇帝这种事情,反而刘备孙权都给做了。
其实他的心情也是有那么一点复杂的,毕竟人刘备那种生生等东汉灭亡了,才建立了蜀汉的毅力,确实是他没想到的。
更没想到,以后要跟他儿子同台争霸的,居然不是现在的我自己竞争者袁绍,甚至于虞美人提都没提,时间这种东西啊。
刘备一边的表情就有点苦涩了,怎么说,东汉到最后还是灭亡了,这是他们没想到的。
或者说,从天幕出现,他就已经开始做准备,可每次听闻还是十分不甘。
而比这更无奈的是什么,是这么多期天没下来,他们似乎也已经习惯,所有朝代终将如烟散去。
秦以后的朝代,若真能维持超过400年,他们才要惊讶呢。
只一件事,对于三国,的出现他们是早做好了准备,但对于司马家的摘桃子,后续却把中原大地被经营成那个模样,让他们无比愤怒。
嗯,没错,他们得承认现在的东汉末年有那么点跑偏,颇有点我想上位,但弄死了司马家才是正统的感觉。
矛盾转移了。
曾经是几家打生打死,现在是几家都在追杀司马懿,颇有一点“得司马懿者得天下”的味道。
只是这一次,他们追求的不再是司马懿的才华,而是他的人头。
这让司马懿颇为破防,心中一千一万遍的骂自己的儿孙,偏偏能做的事只有狼狈得东躲西藏。
他快要气死了。
……
东汉末年在搅风搅雨,一派风云变幻,虞美人这边却颇有种岁月静好的味道。
[曹魏存在的时间并不算特别长,算起来是从公元220年到公元266年,一共46年的时间。
曹魏前后加起来一共有六位皇帝,分别是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魏哀帝曹芳、魏废帝曹髦和魏元帝曹奂。
其中曹操是被曹丕追封的,曹芳和曹奂是司马家的傀儡皇帝,曹髦则并不甘心做傀儡,勇了一把后被司马昭给杀了,可以说是用自己死,换了司马家就算上位了,也别想体面。
所以,真要说的话,曹魏能拿来说的皇帝,也就曹丕和曹叡,而不巧,这两个皇帝都比较靠谱。
唯一的问题是,他们短命。
但我们只说一个,这次就不仅仅是因为时间关系了,还因为曹叡在统治后期,大兴土木,骄奢淫逸,广采众女,而他的功绩并没有大到让我睁眼瞎的地步,所以先略过。
魏文帝曹丕,曹魏开国皇帝,本人是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靠一首《七步诗》成功出圈,给人的印象多是恶毒大反派。
但本人做皇帝却还算是靠谱,在位期间制定实施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虽然九品中正制的后劲有点那啥,但在当时,确实是一个比较可以的政策了。
除之之外,他还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地区的统一,对外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
蜀汉则是刘备,也只有一个刘备,刘皇叔不要对刘禅抱有太大期待,他虽然听话,但相信我,听话是他唯一的优点,比那些听不懂人话的昏君看着顺眼多了。
刘备是蜀汉的开国皇帝,人气虽然没有关羽和诸葛亮高,但也算是当代的顶流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