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番外(467)

有一人名叫张骞,他因出使西域的缘故来到了安石国,而当时的安石国,正在经历一场天灾。

安石国正值大旱,赤地千里,庄稼枯黄,连御花园中的石榴树也奄奄一息。

于是,张骞见此,便把汉朝兴修水利的经验告诉他们,救活了一批庄稼,也救活了这棵石榴树。

听说啊,那一年的石榴花开得特别红,果结得特别大。

等到张骞回国时,安石国呢国王就送给他很多金银珠宝,张骞都没有接受,唯独收下了一些石榴种子,作为纪念品带了回来。

虽然可能不是纪念品这么简单,咳,反正从此以后,由骊山“红宝石”变成的石榴,便开始在长安上林苑,以及骊山脚下定居繁衍,成为了我们现在的临潼石榴。

至于为什么是在这两个地方遍地开花,当然是因为张骞在得了石榴种后,首先在当时的帝都长安上林苑、骊山温泉宫种植。

怎么样,这个故事有意思吧。]

汉朝。

再一次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古怪探究的目光,头顶上的陛下更是目光灼灼看着自己。

张骞:……

张骞恨不得原地去世。

救命,天幕能不能放过他啊,

虽然天幕能讲到他的故事他是真的很开心。

但他自认还是不配跟女娲补天放在一起的。

明明是两个故事被说成一个故事的感觉好怪。

还有就是,这些故事他自己都没听过呢,被天幕这么提到真的好羞耻。

特别是在自家陛下面前。

……

但虞美人还不打算放过石榴,谁叫有关于石榴的历史印记是真的很多呢。

[但石榴的故事并没有在这里停止,在石榴这一方面,我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我国广大群众真的是对它爱得深沉,几乎每一个朝代在提到石榴的时候,都会给它赋予不同的含义。

最起码,让我在仔细看过石榴历史的时候,这门很难抬头挺胸的说,它只是一个我喜欢吃,且处理起来特别麻烦的水果而已,因为谁能想到,你们居然如此看重它。]

虞美人的声音仿佛透露着幽幽鬼火,阴森森的,让众人听了有种被哀怨到,以及骄傲的心情。

他们也没别的意思,只是想表达,他们创造的历史又被后世人看到了而已。

有些激动。

[我在这里简单给大家讲一讲。

从西汉张骞带回来石榴,并在上林苑和骊山温泉宫栽种开始,石榴就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在西晋时,石榴赋兴起,还是大兴,文人雅士们特别爱写石榴。

比如潘岳的《安石榴赋》中就说:“榴者,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

南北朝时,又出现石榴诗和石榴裙。石榴裙的颜色也成为了我国的传统色。

有人说,石榴裙的颜色是最最娇艳的,若是衬得女子的姿色,定然更显炽热如火。

有一句话不是这样说的嘛,“拜倒在石榴裙下”。

“红粉青蛾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怎么样,很美的场景吧。

自古以来,石榴都以吉祥物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它象征“多子多福”,因此,到了唐代,开始流行起了结婚时赠石榴的礼仪,并开始有“石榴仙子”的神话传说。

顺带一提,石榴裙也是在唐代饱受欢迎。

怎么说呢,没有一个华夏人能逃得过红色的魅力,古往今来都是这样子的。

到了宋代,开始流行起了“石榴生殖崇拜”,原谅我不是很理解这个。

同时呢,又开始盛行起有关于石榴的对联和谜语。

说实在的,我一直以为古代占卜靠得是铜钱、龟甲、式盘,或者是面相手相啥的。

但当我细致的查阅了有关于石榴的历史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一个让我比较震惊的事情,那就是——

宋朝人会用石榴果裂开时内部的种子数量,来占卜或者说是预知科考上榜的人数。

然后呢,“榴实登科”一词就这么流传开来,寓意金榜题名。]

宋朝。

读书人们迷茫:???

啊这,后世人这么无知的吗,居然连这个都不知道。

他们都震惊了。

看天幕平日里能准确的扒出诗词怼他们的样子,他们还以为天幕真的什么都知道呢。

结果,居然不知道石榴能用来占卜吗。

他们迷茫了。

但聪明的很快就想明白了。

有关于植物方面的,像是今天的石榴,明显是涉及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换句话说,后世人虽然了解历史,但大多数应该是宏观方面的,那种真涉及到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应该是需要仔细查阅一些专门的关键字才可以的。

像是今天的“石榴”,就是关键字之一。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