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补充一点,丝绸之路名称的出现其实比大多数现代人以为的要晚,或者要早。
这个名称是来源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在1877年出版的《中国》一书。
在这本书中,他对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的命名,将路线称为“丝绸之路”。
而这一名称,也得到了中外史学家的认同。
解释完,我再跟大家说说丝绸之路的路线。
我们现在说的是陆上丝绸之路,它的全长约为6440公里,这啥概念呢,大家直接看天幕
是绕地球赤道十分之一圈,是大于中国版图无论是东西向还是南北向的长度,是比长江还长的长度,是我根本就无法想象的距离。
这条路最早从西汉的首都长安出发,路线经过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
天幕上,随着虞美人的讲解,地图一步步的缩小,从蓝星到亚洲,从亚洲到中国,从中国到长安,再随着虞美人的话,快速的画出一条蜿蜒的线,让他们在虞美人还没细说的情况下,就明白了什么是甘肃、新疆,中亚,西亚和地中海。
[它起始于中国,连接了亚洲、非洲和欧洲,是古代非常重要的一条陆上商业贸易路线。
丝绸之路经过的国家有很多,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一直到罗马。
罗马大家可能认识,可能不认识,但我感觉汉朝人一定知道“大秦”,没错,就是他。
西汉可能不太熟,东汉一定知道啥情况。]
嬴政:???
缓缓的打出一个问号。
第347章 丝绸之路国家一
在华夏的乱世中,会出现“后秦”、“东秦”、“西秦”,其他什么秦的可能,嬴政是有思考过的,然后思考之后就是毫不在意,毕竟也没办法阻止不是,
饶是嬴政再怎么老谋深算,也想不到,这海外居然还能冒出个大秦的。
他不理解,但他大受震撼。
扶苏这下连困倦都顾不得了,一瞬不瞬的看着天幕,一时间觉得,这个世界好像玄幻了。
……
但虞美人无意在这件事上多做讲述,算是给老祖宗们留那么“一点点”的悬念。
[大家直接看这张图吧,把丝绸之路的路线都标注的比较明确,
丝绸之路能够得到开发,说起来也算是无心插柳。
来,我们把时间拨到汉武帝时期,在这个时期,有一个人,名叫张骞,他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也被我们称为,“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
我给大家讲一讲当时的故事吧。
我觉得即使后来丝绸之路已经很发达了,甚至开展起了海上丝绸之路,但我觉得这还是值得说一说的。]
虞美人笑了笑,继续说道。
[要说一开始,他的目的并不是如此。
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却并不是因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而是因为汉武帝想要解决对汉朝虎视眈眈的敌人——匈奴。
当时呢,在河西走廊西部张掖至敦煌一带,这样一个国家,大月氏。
他们与匈奴有世仇,且正巧被汉朝得知了如此信息。
所以,在一开始,张骞的任务就是,外交游说,汉朝跟大月氏里应外合,解决匈奴。
而结局大家应该也能猜到,张骞失败了,大月氏并不愿意趟浑水,因为他们新的国土十分肥沃,且距离匈奴较远,他们觉得这样也挺好。
但我其实想说,张骞这人真不是一般的惨,此次大月氏拒绝合作也并不是我想讲的重点。]
虞美人轻轻呼出一口气,看了看资料,整理了下接下来的语序,才继续说道。
[张骞的这件事,真要说的话,只能用那里就话了——
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是的,在张骞的此番行动中,可能谁也没想到,张骞那历尽磨难但就是不放弃的精神,才是丝绸之路能够开辟的关键。
张骞真的是一个很倒霉的人了,他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经历大概是这样的。
汉武帝即位初期,张骞任郎侍从官,组成使团,由归汉的胡人堂邑父任向导。
公元前139年,张骞出发,
大家也应该是在这条陆上丝绸之路中,西行进入河西走廊。
大家记住河西走廊,这个位置非常重要,我们等会讲。
然后呢,特别惨的是,张骞刚刚穿过河西走廊后,就被匈奴逮了。
即使身边有一个身为匈奴人的堂邑父,也没啥用,匈奴直接把他押送到匈奴王庭,去见了军臣单于。
于是更惨的是,张骞他不止被逮了,还被关押和软禁了。
最开始匈奴们肯定是想要用糖衣炮弹侵蚀张骞意志的,但都以失败告终。
就这样,张骞一被囚禁,就是十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