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番外(146)

大家也别问我这水稻又是个啥,因为我也只知道这是一种籼稻品种,这里照例给大家放上图片。

但我知道李必湖为什么选择“广矮3784”进行杂交实验。

原因还蛮简单的,其他的花期都过了,就它还开着花呢,所以只能选它。]

唐朝。

二凤:说话这么耿直,就大可不必了。

随着天幕对于袁隆平的深入解说,二凤陛下只觉得共鸣越来越多。

只觉得,他们同样是,在跃龙门的路上,经历了那么多挫折。

袁隆平是一次次实验失败,被人不相信,十几年里风里来雨里去,怎么都不放弃。

他是一手策划起兵造反,但路上屡次被背刺(划掉),收拾烂摊子(划掉),被亲人下毒(划掉)。

但最终,结局都是好的。

他虽然被伤害,但终究翱翔九天。

唔,怎么办,突然有了灵感,想写一篇这样的赋。

决定了,天幕结束后就写。

名字起什么好呢。

思索.jpg。

……

李世民正思索之际,虞美人开口,打断了二凤的思路。

[在开花后的连续4天内,李必湖共做了65朵小花。

但后因起风、鸟害、落粒等因素,收获的种子却仅仅只有5粒。

在李必湖做完杂交水稻的实验后,袁隆平才从北京赶回来。

他一回来,又是学生又是助手的李必湖就将这个好消息告诉袁隆平。

袁隆平闻言,又接连询问了几个专业问题,直到看见了这株野生雄性不育株后,更是高兴极了,连声说,“高级、高级、高级!”

这里解释一下,“高级”在当时,是用于赞赏的流行语。]

第109章 震撼世界的乡村教师

虞美人讲到这里,又翻了翻手中的资料,把预备的最后一点资料讲完,算是收个尾。

[后来,袁隆平将这株野生的雄性的花粉败育的野生稻起名为“野败”。

是不是特别好听又霸气。

野败的种子,说是对杂交水稻的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是一点也不夸张。

有了“野败”后,袁隆平的一切理论,终于可以变成实践。

他用野败的种子培养出了两百多颗不育的种子,如此,水稻的种子就可以保持百分百的不育,这就是我们反复强调的“不育保持系”。

其次,他又在不育和不育保持系的基础上,研究出“恢复系”,就是让杂交水稻的种子恢复自交本性,虽然恢复了自交,但杂交后的优势依旧有保留。

不育系、不育保持系、不育恢复系,在很早之前提出的“三系法”,在实践中也保持了他强悍的威力。

可以说,当袁隆平真正验证了杂交水稻确实可行后,国际上的各个国家,无一不是震惊,质疑,随后打听。

最后,他们打听到,研究出“杂交水稻”的,是中国的一名乡村教师。]

听到这里,各朝代众人无一不沉默。

听完天幕这期农学家的故事,讲真的,他们有些怀疑人生了。

想想天幕今日所讲的的三人,都不是有什么深厚的背景,傲人的家世。

一个初中学历,一个穷到辍学后,想上学没办法,选择包吃包住的农学院,还有一个乡村教师。

听完三个人的故事,他们现在满心只有,震撼、佩服,还有怀疑人生。

当然,最重要,他们一时间也升起了一些不知名的期盼。

若是他们的孩子多学习,多读书……

可很快,又被贫穷的现实压垮了所有念头。

但希望的种子被重重压进内心的土壤。

也许在某一天,某一时刻,就会再次发芽也说不定。

……

[野败的发现,“三系法”的应用,让“乡村教师”袁隆平一时间风头无两,他和他的团队,本可以借着“野败”的种子赚的盆满钵满,从此香车宝马,走上人生巅峰。

但他们并没有选择如此人生,反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把他的理论和“野败”的种子,公开的无偿送给全国范围内,同样研究杂交水稻的团队。

他可以选择申请专利,过上所有人梦寐以求的生活。

但事实是,是在他之后的时间里,身上穿着价值35元的衣服,用着国家分给他的别墅,放置各种科研仪器,甚至没有一点居家气息。

你不能说他不富裕,事实上在杂交水稻研究成功的数年里,他的名声更是随着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而名扬海外。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励他的1.5万美金,但被他全部拿来成立了杂交水稻基金,奖励有成就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

1998年,又有湖南一家事务所就评定,“袁隆平品牌”价值有一千亿之多,但他却坚持不注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