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执站在里侧为她挡风,丁思渺说到激动处,手一松,帽子被风吹走,正好吹到了迎面走来的于瑜怀里。
“嘿哟!怎么是你们俩!”于瑜看见丁思渺别提多高兴,热烈地邀请二位去喝茶。
“我和思渺还是有缘,我们连名字都有缘。”于瑜丝毫不认为自己在生拉硬拽,说姓于的和姓丁的五百年前是一家。
段执在一旁低头憋笑,社交的重担就落到了丁思渺肩上。
丁思渺东拉西侃间想起于零,笑着附和说自己曾经有个学生也姓于,是个挺有个性的孩子。
“于零快高考了。”段执品了茶,插话说。
“是吗?”丁思渺掐指一算,还真是,她如果正常上学,也该是考大学的年纪了。
“她还在苗师傅那儿吧——苗师傅那武馆还开着吗?”丁思渺追问。
“黄得差不多了,苗师傅最近正在转行,线上教八段锦、太极拳什么的。”
“哈?”丁思渺不太熟悉短视频,被段执科普了一番才知道,苗师傅那个账号在瑶瑶主播等人的共同努力下,都已经混出10万多粉丝,是个不大不小的网红了。
“厉害厉害。”丁思渺诚心地竖起了大拇指,她的论文都不一定有10万人看呢!
也许是心有灵犀,高考刚结束没几天,段执就收到了苗师傅的邀请,苗师傅在电话里喊段执去避暑,话里话外询问他和丁思渺是不是修成正果了。
“您怎么知道?”
“以前你们给我的账户汇款,都是分开汇,一个月两笔,谁也不落下,现在都是一块儿了。”
段执扭头看丁思渺,这事儿从没听她说过。
“正好暑假,我带她过去玩玩。”
**
段执料理完了期末的杂事,俩人一块儿飞去境安,租车自驾开到苗师傅武馆所在的小城。
西南多山,山势连绵,没通路前人们交往起来不大方便,因此当地与云出镇直线距离虽然不太远,方言的口音差异却极大,段执和丁思渺来了三天,还处在对日常对话连蒙带猜的状态里。
这天晌午,丁思渺和段执正坐在门前的台阶上吃西瓜,丁思渺吃一半留一半,段执捡她吃剩的西瓜皮喂小土狗,小土狗吧嗒吧嗒舔的正开心,被二人身后提笤帚的中老年妇女一嗓子吓跑了。
那是苗师傅的当家人,泼辣直爽,性格豪迈,就是……不太会讲普通话。
俩人一起回过头去,发出同款问号脸。
丁思渺把嘴里的西瓜籽吐在手心,脆声问:“您说什么?”
于零落后几步跑过来,满面红光地翻译说:“我分数出了。”
她考得还不错,550多分,放在段执和丁思渺面前不够看,但家里其他人都高兴得好像于零中了状元,于零自己也挺满意。
晚饭餐桌上,苗师傅提议让两位知识分子帮于零选学校和专业,于零本人竟没唱反调,甚至还暗暗投来期冀的眼神。
丁思渺主动回避了她的视线,心想这小崽子的缺心眼可算是长全了。但别说自己给不出什么最正确的意见,即便能给,这也是左右他人未来的大事,最好别去沾惹。
瑶瑶更大胆,直接问段执既然在那么牛逼的学校任职,能不能插个空把于零弄进去。
丁思渺被汤呛住,转向旁边咳了个半死,段执一边帮她拍背一边朝瑶瑶礼貌微笑。
等她缓过来一点,撑着桌沿一抬上半身回到席面上,全桌人都屏住了气。
丁思渺抽纸擦了擦嘴,居然没有对在座的各位发动冷嘲热讽,反而平心静气到:“我们还是帮忙给点意见吧!”
不掺和则已,一掺和丁思渺便发现,整个晋西北都他娘乱成一锅粥了:
于零本人对未来毫无主见,段执命太好,觉得凡人也和自己一样,学什么都能找到出路,苗师傅连参考书上的字都认不全,瑶瑶倒是个有主意的——建议于零去学新闻传播,以后回来跟自己混网红赛道。
丁思渺一票否决:“新传和网红是两码事,况且就她这个分数,选个一般学校的新传以后失业率高达90%。”
瑶瑶本人对萎靡不振的就业市场有过亲身体会,但自己琢磨良久的提议被驳回,她有些没面子,梗着脖子道:“这个专业你也说不行,那个专业你也说不好——你总得问问她喜不喜欢,万一她喜欢呢!”
“语文考80来分——”丁思渺咬住话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她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语文不及格的人,达芬奇还有俩丑鸡蛋呢。
“你再想想吧。”丁思渺放下电脑,起身去喝水,家里的座机响了。
这年头还有人使座机。
丁思渺好奇,顺手接起来,声音倒很熟悉,对方先认出了她——“丁老师,我是佳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