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没有这个部门,这个工作也是Mandy在管,平时没有什么事情做,和国企里面负责员工文娱活动的部门差不多。他真正要做的是即将从外部空降人事部经理,架空Mandy职能。
不知老细心计的Mandy突然被升任经理,欢天喜地,再三表达感谢。
陈家栋又告诉Mandy随着公司不断发展,越来越需要有管理经验和资质的员工,经理级别的员工首先带头有体面的学历才能压众,“Z大有管理学函授大专文凭,你何不去报名,辛苦一段时间,拿到文凭,以后再有升迁机会,第一个就升你。”
Mandy从陈家栋办公室出来,主动走到罗爱君旁边,拉起她的手,亲昵地说:“Venus, 你方不方便带我去你们学校报名大专函授班?你是那里的学生,老师识得吧,招生办多少给你一点面子吧。报完名,我请你吃大餐。”
隔几天,
爱君带Mandy回学校咨询函授班开班细节,碰到辅导老师"刘扒皮"。
刘扒皮对爱君在校外兼职略有耳闻,没想到是个大港资企业,毕业后能进公司,替爱君高兴,也替自己高兴。
眼下又有一批学生毕业,她愁啊,不知道把人往哪里放。四个岗位,八个人分,她两头大。
爱君替自己找到下家,她的位置腾出来,班上就有个人有条去路。
"广州放不下人了。你本来是要被分配去武汉机床厂。如今这样更好,还能留在广州,得闲回来探探老师,请老师饮饮茶。"
爱君心有余悸,幸亏自己误打误撞。又想到当初自己一门心思报考外省大学逃离家庭,幸亏李之辉阻拦。
她惊讶自己的命运是怎样一点点被改变。是幸运,也是命。
第四十九章 不死心的又来了
沈老爷八十大寿,在海鲜酒楼大摆宴席。他天天在家抱着电话通知老友,能出席的一定要出席。
家里太远去不了?没关系,我孙女亲自过去接你,她会开车。家里真有事来不了?你是不是脱离部队,不听指挥了,连长命令你一定来。老陈年初不在了?哦,哎,沈叔我也是一条腿踏入棺材的人,吃过八十不知道还能有几年,你代表你爸出席吧。
一通通电话打,家里没有电话的,他就让儿子亲自登门请。但凡在广州的战友,旧时街坊邻居,无一被遗漏。儿子实在佩服,八十岁高龄,十几年没见的人,名字,家里有几口人,住哪里,他老子全部记得清清楚楚。烂笔头还真不如他的好记性。
打给黄老太时,除了说宴席的事,又多聊几句各自孙女外孙的婚姻大事。
自从上次两人安排光孝寺见面没有达到预期结果,两个老人家的抱孙热情备受打击。加上沈静芸一门心思搞她的广告事业,三天两头不着家,沈老爷不好意思重提。
人年纪越大,越偏向传统保守观念。他始终认为好的女人应该把心思放在家里,重点放在相夫教子上。孙女下海做生意,这换做以前,抛头露脸的女人多是不正经的女人,名声不好,影响不好,虽然新社会新风貌,倡导妇女平等,不过口号是一回事,人心是另外一回事。
他老人家面子上是有点挂不住的。
“你外孙有女朋友没有啊?”
“他哪会主动和我这个老太交代情况啊?我听他妈说还没有,天天忙那点服装生意。你孙女呢?”
两个老人家感叹一番现在的孩子如何不懂老人,不把老人真正想法摆在心上后,又开始旧事重提,要让两个不肖孙子孙女继续回到相亲的正常轨道。
沈老爷摸不着黄老太会不会嫌弃沈静芸是个下海经商的,又不愿意把情况说得太直白,说:“芸芸过去啊,在省委机关干,挺根正苗红的孩子。后来呢,不知道哪根筋不对,自己开个破公司勉强经营。依我看,生意不怎么好,她不想干了,还是想找个事业单位好好过日子。”
黄老太一听,乐了,“这不刚好吗?辉仔做服装生意。芸芸要是不做自己公司,就和辉仔一起打拼。夫妻店,像我女儿和女婿一样。我家就是有这种传统。”
沈老爷放下心来,连连说好,黄老太一定要带辉仔来参加大寿,老人家们要再出手,再给他们俩大龄青年制造机会。
沈静芸的生意没有不好。相反,她通过广州邮局首创的广告专送上门业务,把家具店客人的促销广告投送至2万家用户,结果比在报纸杂志上投放广告更直接更有成效。客人非常满意,续签合同,同时把她推荐给一家饮品生产商。
她要把饮品广告投放到广州不久前从香港引进的双层巴士车身。为了了解双层巴士广告设计细节,她还专门跑一趟香港向同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