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顿时看得眉开眼笑:“这是二格格吧,快来老祖宗这里,让哀家看看。”
二格格走到太皇太后身边,被她拉着坐在旁边。然后太皇太后自然而然地往人群中找了找:“胤礽在哪呢?”
胤礽坐在妃嫔们对面,和其他亲王郡王坐在一块,听见太皇太后问话,顿时站起来回道:“胤礽在此,老祖宗有何吩咐?”
“你也过来哀家这里。”太皇太后招了招手,让他在另一边坐下,又看向钮祜禄氏,“接下来轮到谁出题了?”
钮祜禄氏看了胤礽一眼,转头对康熙笑道:“轮到皇上了。”
康熙看向胤礽:“你上学也有一段时日了,不妨猜一猜这个字谜。”
“上联:金剑宝刀锋尚在,下联:端箫横笛韵犹佳,打两个成语。”
康熙有意考较阿哥,众人都默默看向上首胤礽,想看看阿哥的才学。
听说阿哥生性顽劣,曾经拆了钟粹宫的座钟,拆了南书房的战船模型,如果猜不出就好看了。
想到这里,众人的目光有意无意看向荣嫔,阿哥如果猜不出来,最丢脸的还是她。
不过胤礽没有让大家看成笑话,他故意沉吟了一会,不时抬头看了看天,又看了看地,半晌才道:“上联是双利俱全,下联是双管齐下。”
康熙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矜持道:“算你过关了。”
坐下裕亲王福全赞不绝口:“这字谜已经很难了,阿哥能猜出来,可见聪慧过人。”
其他亲王郡王顿时拍起康熙马屁,殿中热闹非凡。
太皇太后听得更高兴了,顿时道:“哀家那里还收着皇帝小时候练箭的一张弓,便赏给胤礽了。”
胤礽起来谢了恩,转而笑道:“老祖宗光赏胤礽可不够,永绶和扎尔图他们也想要老祖宗的好东西呢。”
永绶是恭亲王常宁的儿子,也是太皇太后的后代。扎尔图是铁帽子王康亲王的儿子,也是爱新觉罗。两人和胤礽年龄相仿,都是胤礽的伴读。
太皇太后看见旁边的几个孩子,顿时笑呵呵地说:“好,只要猜中了谜,老祖宗都有赏。”
几个孩子顿时高兴地站起来谢恩:“多谢老祖宗。”
太皇太后越看胤礽越爱,不由想到他的生母清音,转头看向下首:“荣嫔,你养的好孩子,哀家也有赏。”
清音顿时起身谢恩:“多谢老祖宗,不过阿哥进益乃是皇上和师傅们的功劳,嫔妾不敢当。”
“不错,皇帝也有赏。”太皇太后笑着对康熙说,“改明儿也要赏赐阿哥的师傅们。”
康熙自然遵命:“是。”
眼看着风头全部被胤礽抢走,而荣嫔轻轻松松得到了太皇太后的赏赐,钮祜禄氏嘴角含笑,眼神却幽暗下来。
不过她没有泄露自己的阴暗情绪,脸上笑得更加大方得体,让太皇太后开开心心地过完了中秋节。
清音见此,心中更加忌惮。
第二日康熙去慈宁宫请安时,太皇太后就谈起了立后一事。
“赫舍里去世也快三年了,你可有意立继后?”
康熙对此早有打算,回道:“前朝三藩闹的最凶时,有几家贡献巨大。孙儿不仅打算立继后,还准备大封后宫,以安人心。”
“这样也好。”太皇太后自然明白论功行赏的道理,“你都准备给个什么位份?”
“朕有意册立两个贵妃,六个嫔位。”康熙说。
太皇太后沉吟一会,问道:“佟国纲前朝立功,册立贵妃之一就是佟妃。还有一人,可是荣嫔?”
康熙心中一紧,顿时解释道:“如今胤礽大了,朕想给他做脸,破例册封荣嫔。”
清音家世太低,幸好生了一个好阿哥,可以借机册封。
太皇太后打量他一眼,问道:“对于胤礽,你是如何打算的?”
康熙无奈道:“皇祖母,孙儿只怕唯有这一子了,万不能让他出差错。”这几年他陆陆续续将胤礽身边都换成了自己的人,就是要保证他的安全。
后宫之中,荣嫔的位份太低,对阿哥也是个隐患。
太皇太后确定他不是出于私心册封荣嫔,顿时放下心:“那便依你的意思吧。”
祖孙两商议的册封之事,后宫之人并不知情。清音是最早得知自己要封贵妃的人,是康熙亲口说的。
当时已经是圣寿节之后,康熙总算想起后宫旧人,翻了钟粹宫荣嫔的牌子。
夜半私语时,康熙搂着她邀功:“清音,朕有意册立新后,大封后宫。到时立你为贵妃,加恩你的母家,你可高兴?”
清音有些意外,看来母以子贵不是句空话,面上却受宠若惊:“皇上抬举嫔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