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之中(312)

灌入脑内的背景资料告诉白典,庇护所所在的区域原本是一处著名景区。千百年前的地球先民们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个个洞窟,供奉他们心目中的神佛。佛头的确曾是巨大佛像的一部分,但在百年战火和风雨的洗礼之后,也只余下了这最后的一点残骸。

可即便是残骸,它依旧是宏大且瑰丽的,甚至因为残缺而拥有了另一种更为诡异的美感。在那慈悲低垂的双眸下方,垂挂着两道青红斑驳的“眼泪”,那是变异的地衣和苔藓。

循着大佛的视线向前追寻,白典很快发现了令它“垂眸哭泣”的理由。

那是一座墓园,“安葬”过庇护所里将近九成的居民遗体。

在这个燃料匮乏的时代里,火化尸体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于是人们为临终之人提出了两种可供选择的解决之道:

水葬。让尸体沿着庇护所底层的洞穴暗河飘向未知的远方。可能沉入不见天日的地心深处,也可能会被变异野人捕捞,成为一顿无污染的末日美餐。

分解葬。将遗体放置在庇护所外空地上的混凝土棺材内,加入土壤、枯叶和微生物、虫卵,期待时间将遗体彻底生物分解,并重新以肥料的形式回归庇护所地下二层的蔬菜培养大棚。

同样都是被吃,我会选择哪一种呢?白典忍不住产生出这样的困惑。

“你在想什么?快走吧。”他耳边传来了叶初明的催促。

哨兵和向导在墓地前方第一次校正时间——现在是上午11点12分,距离下午16点的第一次队友双选会只剩下不到四个小时。而导航数据显示,庇护所与他们要去的发射基地之间的直线距离为150公里。

要是在第三自然,这点距离只需要几十分钟就能抵达;可眼下这两个地点之间的道路中断,还夹杂了强辐射地区和野人与盗匪出没的荒山野岭,顿时提升到了西天取经的难度。

数据显示,大部队顺利抵达发射基地所用的时间是九天,而他们必须更快。

百里之行的第一步就是离开脚下的这座悬崖——庇护所是利用山体内部的天然洞穴垂直向下掏挖而成的。为了避免敌人入侵,唯一的出入口设在了山腰处的断崖附近,可以依靠水力和太阳能将崖下的重物提升上来。

说话间,白典与叶初明已经固定好绳索,开始贴着悬崖速降。

过去数百年间的核战争外加大冰期,强迫地球上的部分生物加快了进化的脚步。譬如这片崖壁就已经被一种变异植物占领,它蓝绿色的叶片上包裹着厚厚的蜡层,足以抵御长期的低温。而那些雕刻在崖壁上的古老神佛也被冲刷下来的蜡层所覆盖,变得异常光滑,几乎没有可供下脚的地方。

两个人花了大约十分钟,终于小心翼翼地来到了崖底。这里是个半废弃的小广场,边上的洞穴被用来当做仓库。

昔日的游客服务中心里,几个面目全非的塑胶假人向他们挥手作告别状。白典与叶初明绕到它们的右侧,登上勉强能够被称为“小艇”的塑料盆,然后沿着两根锈迹斑斑的“铁轨”从山坡一路滑向山脚的休闲小镇。而这也是他们的求生之路上为数不多的坦途。

休闲小镇曾经是景区的配套设施,用来为旅客们提供餐饮和住宿等服务。战争开始之后,这里被征用做军事要塞和仓库。直到如今,还能看见旅游海报和战争标语刷在一起,景区吉祥物头上缠着纱布,戴着不知是谁留下的防毒面具。

小镇以及周边十公里范围内是庇护所的安全区,这片区域的边缘有高大的水泥墙和铁丝网与外界隔离。曾经储存在小镇上的物资如今已经搬空,每一扇大门都敞开着,释放内部的黑暗。

这是一段异常安静的旅程,全程无需交流讨论,只要跟着导航就行。白典和叶初明也没有聊天交流的欲望,就这么保持着略显诡异的静默。

半个小时之后,这种静默被白典单方面打破了。

“我快脱水了,要休息一会儿。”

年轻的向导坦白自己的状况。

在过去的30分钟里,叶初明始终保持着高速前进,一刻不停。这种强度在哨兵当中或许不算什么,但是换做普通人根本撑不过五分钟。白典虽是向导,但除了平时勤于锻炼之外,身体素质方面并没有什么特殊天赋,半个小时下来防护服内部已是大汗淋漓,他知道不能够这样继续下去。

但叶初明却没打算体谅他的难处。

“时间有限,我们不能浪费在平安地带,出了安全区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可是以疲惫状态进入危险地带更不合适。”

白典坚持自己的主张:“我的体力亏空得很严重,一旦遇到敌袭,只能成为你的累赘。这不该是我们合作的常态。”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