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之中(260)

认识了两个多月,还经历过三试和精神力基础副本的风波,白典原以为自己和星流也算是能把彼此放在第一位的好哥们儿。可真正到了结对子一起学习的状态,他才发现星流一直刻意保持着所谓的“安全距离”。

学校要求结对子的学生除去白天课时需要结对协作之外,放学后还要安排至少两个小时的课后互助。按照星流的提议,晚饭后他俩会前往图书馆的特殊自习室下两个小时的练习副本。

因为副本的时间流速比现实世界快很多,课后互助结束时往往不会超过夜里七点。

这之后,星流还会继续留在图书馆,却婉拒了白典的陪伴。

关于星流的疏离感,白典隐约觉得应该和精神领域有关。他也请教过小梨老师,第三自然有没有什么地方真的存在尸骸堆积如山的景象。小梨老师进行了一番认真调查,最后给出了让人心情复杂的答案。

———人间地狱,真的存在过。

那是人类移民抵达第三自然的最初几年,有关人体打印的规章条款还不够完善。每艘星舰各自为政,也都各自拥有标准不同、技术各异的人体打印工厂。登陆后陆续有了第一区和第二区,不少人体打印工厂也纷纷选址落户。这其中,就有一座名为“生命工坊”的工厂落户在了二区。

二区,著名的“自然人保护区”,对量产人而言则是出了名的不友好。这一点同样体现在了生命工坊的厂区环境里——锈迹斑斑的操作车间、阴暗潮湿的库房、简陋肮脏的转运车厢……一切都糟糕得仿佛地球时代破败村庄中的黑心小作坊。

但最最令人作呕的,还要数生命工坊的废料处理区。

第三自然的造人事业如火如荼,各种工厂遍地开花,行政审批方便快捷。而与之相对的,在处理人类死亡程序时,有关部门却采取了相对谨慎、甚至显得有些保守的政策。

具体而言,这座星球上的每一个人身故之后,都必须送往指定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而针对量产人来说,当他们百年之后,遗体将送往专属的分解工厂,还原为用于打印新量产人的原材料。

如此这般,人类的精神在梦海与现实中轮转,肉()体也在消亡与重塑中往复,倒是应验了不少古代宗教哲学中的转世轮回观念。

……依旧说回到生命工坊上来,简陋的生产环境自然会导致大量残次品的出现。有些工厂会进行评估和维修,而第二区的残次品只有回炉重造这一种解决之道。

但是,残次品也算是人类遗骸的一种,必须集中送往专属工厂进行处理。考虑到高昂的运输费用,生命工坊便在厂房后山隐蔽处开挖了一个深池,用于临时堆放残次品,等待批量打包运输。

五十年前,第三自然开始收紧与量产人有关的政策,关停并转了一大批不合规格的量产工厂。生命工坊原本也在关停名单上,但在二区保护伞的支持下,工厂依旧正常运作着,只是切断了一切明面上的资金和物流往来。

直到前几年二区保护伞失势,生命工坊也终于被查处。检查人员在工厂实控人名下的一处荒地上发现了堆积如山的尸骸——全都是来不及处理的残次品。

小梨老师还给白典看了几段当时查处工厂的新闻视频,尽管打了厚厚的马赛克,但白典依旧觉得场景和他窥见的星流的精神领域非常相似。

精神领域是让人感到熟悉、安心的地方,可为什么星流的精神领域里会是这样一幅惨不忍睹的景象?他和生命工坊又是什么关系?难道他也是那个小黑作坊打印出来的?

疑问就像海上的泡沫,消除了一个却又生成出更多。白典并不急于一时,他将它们全都记下,等待合适的破解时机。

不知不觉中,第一区的春季已经悄悄溜走。随着气温不断攀升,山区的丰沛储水蒸腾化作水汽,噼里啪啦地砸落下来。

六月的最后一周,空气潮湿得让人难以呼吸;到了七月初,干脆就下起连绵的中雨,倒是有了点地球上梅雨季节的味道。

天气让人无精打采,提不起劲来认真治学,而暑假至少还要等一个多月才到——也许是算准了学生的倦怠期,水晶塔宣布一年一度的友校交流大会即将于下周举行。

“友校交流大会”,顾名思义就是互相友好的两所学校之间的沟通交流活动。每年的第一个学期,水晶塔都会派出部分同学前往兄弟学校交流学习,同时也会迎来外校的交流生。不过,这主要是二年级的任务。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交流会只意味着观摩师哥师姐们的表演赛,以及在各自学院组织的小规模欢迎会上充当气氛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