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酱加的糖多,包装严实,都是用泥抹均匀,又在外包油纸封口。
也有草莓酱保质期做参考,果酱是前期主要产出。
梨子比较特殊,做了桂花秋梨酱和秋梨酱两种口味。这不仅仅是果酱,咳嗽的话,取一点泡水喝,也能润肺止咳。
果脯的制作上比果酱麻烦一点,需要去皮,蒸熟后晾晒,等晒干之后还要再回锅蒸熟,再次晾晒,反复三次。最大限度的激发甜味,去掉多余水分。
想更甜的话,可以再最开始去皮的时候,撒糖浸透,也能让果肉自然出水。
想要省时一点,也可以进行烘干。不过温度上的把控需要进行试错,在找到适合各个果肉烘干温度前,还是用笨方法,直接晒干。
上次杂货铺上新的挂面,云怀瑾按着之前和李怀州约定好的,给他去了信,说上新了。
李怀州在清楚挂面是什么后,以为不太符合崔家的定位,虽然来取货的时候,还是定了一批,但是量不多。
结果运到雍京,在费劲的卖了一捆,迎来了回头客后,挂面在雍京也风靡起来。
李怀州知道自己估算错了,当即就是追定。
这次果酱,果脯第一批货出之前,云怀瑾依旧给李怀州写了信。
看到信后,李怀州直接坐着商船来了,第一批先让崔家商船包圆再说。
不过李怀州终归还是来晚一步,好味居,聚味斋,以及周海草的销售部,在他来之前,已经将其瓜分了大半。
自从周海草带着销售部出去推售之后,如今已经有了固定的人脉客源。
每次农庄有上新,周海草也是要给他的一众新老客户们去信,问他们买不买。
瑾初农庄的东西,但凡是吃过的,就没有说觉得不好的。
问他们买不买,往往只有一个回答,买。
在经过这些日子的合作,双方也都建立了信任,定的量也越来越多。
周海草的销售部整体出货,比起所有商船出货量肯定是不如的,但是他们也不过才跑了一个府城而已。
销售部的人在拿到高额提成后,一个两个恨不得天天在外面跑。以周海草为首,全都干劲满满。叫他们停下休息,都像要抢他们钱一样。
镖师们也一样,出去走一趟镖,路途不远也没什么危险,就赚一笔钱。
一个个的钱袋子丰厚不少,压根就不想停下来。
不过他们去的临近的南江府生意已经饱和,要再扩大,需要往远一点的州府去。
云怀瑾暂时没同意他们再往外走,他是要赚钱,但还没有失去理智。现在庄子的出货量已经非常大了。得停一停,不然肯定会出现供不上货的情况。
而且另一个州府,也不一定像隔壁那么顺利。
往北走的话,民风过于彪悍,周海草他们压不住。往南走的话,地头蛇太多,进去就能被压的死死的,根本出不了头。
出去开销路,天时地利人和,一个也少不了。
想再找一个南江府,不太可能了。
哪怕庄子工坊再扩建,能跟得上要的货量。周海草他们如今,也没到可以去那些州府做生意的地步。
要么找一个有能力压得住的做销售部新的领队,要么销售部再锻炼学习一段时间。
这些云怀瑾也与销售部详细的谈了,他们在思考之后,也从赚了大钱的喜悦中清醒过来。知道现在确实不能再冒进,而是需要守成。
为了能走的更远,还需要再提升自我。
云怀瑾见销售部的人都听进他的话,不由庆幸还好当初招人的时候选的人都是能听进去劝的。
要是那种固执己见,听不进劝的,现在怕是有得闹。
销售部与南江府的生意,他们排了人轮流对接。没排到的人,就去其他府城走走,不是为了推售,而是为了实地了解风土人情。
留在江州府与南江府对接的那些,在无事的时候,与之前一样,会在府城和码头都走多看,与外乡人交流,了解外面的情况。
第73章
八月底的天气,互市所在的青玉县温度降低不少。
曹徊在这边做生意时间已久,对此早有准备,人手一条超大的毯子。
商队的人熟练的用那薄毯将自己裹的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眼睛来,在他们固定的铺子摆放着货物。
这不仅是为御寒,更是为防止时不时卷起的风沙。
“曹氏商行”的牌子挂出去,再挂一些杂货在外面,让不识字的人一眼明白卖的是什么。破落的土屋子,转眼便成了正经八百的商行铺子。
“哟,曹首领来了?这次带了什么好物来卖啊?”
隔壁卖玉石的周掌柜顶着个大肚子笑呵呵的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个精致的小酒囊,外面镶金嵌玉,一看就价值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