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番外(77)

作者:菇菇弗斯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一般人家会留着过年待客,毕竟家里难免有孩子上门,一人发一个抱着能舔半天。

而秦家常来往的人家本就不多,更没什么有孩子的,想也知道逢年过节十分清净,怕是没什么人上门走动。

最后还是秦夏端着出了院门,分给了那帮时常在胡同里玩耍的孩子。

两杯薄酒,他晚上吃饭时就随着喝了,虞九阙也抿了一点点,辣得吐舌头。

秦夏没敢继续逗他,将剩下的一饮而尽。

……

小年过后直到大年三十前,食摊还有五六天的摆头。

生意一天好似一天,能感受到大家盛世太平,年节下大家手头都变松了,

买完了吃食,临走还要再添两根淀粉肠边走边吃。

市面上鸡蛋又涨价了,但秦家食摊的鸡蛋单加还是五文钱一个,可想而知是不挣钱了,纵然如此,乐意加一个的人反而多了。

进货的鸡蛋不够卖,收摊后秦夏和虞九阙还在胡同里转了一圈,零散着收了几十个回来。

卖不掉的留下自家过年吃,也算不上浪费。

卖糖糕的尤哥儿今天也难得大方,一来就从衣裳里摸出两个鸡蛋给了虞九阙,又朝秦夏道:“劳驾帮我做两个煎饼果子,一个分两份,我带回家吃去。”

家里他和他汉子,外加两个孩子。

没指望靠吃这个吃到饱,纯当添个菜。

家里天天炸薄脆卷煎饼,实际的煎饼果子除却最开始秦夏送的一个,再也没尝过味儿。

快过年了,他也舍得花销,换一家人乐呵乐呵。

虞九阙收了铜钱和鸡蛋应了,到了午间,大家凑在一起吃午食,秦夏做了三个煎饼果子给虞九阙,后者分了尤哥儿半个。

尤哥儿一阵脸红。

“我这成日里净跟着沾光了。”

一个煎饼果子卖十几文,这半个也要好几个大钱。

况且还是秦家自己吃的,里面加的菜也舍得放。

虞九阙莞尔,“咱们之间还客气什么。”

两个哥儿说话,秦夏不好打扰。

他啃着自己的那份煎饼,和另一头新搬来的商贩攀谈起来。

自从卖腌菜的那汉子被街道司惩办后,这位置上着实空了一阵子。

原因在于六宝街不是板桥街,摊位没那么紧俏,加之租子是一交一个月的,腊月连着正月都是过年,总有不能出摊的时候。

有些人算算就觉得亏,只想等年后再寻摊位交租。

秦夏本以为这位置当真要空到年后了,近来总算有个卖锅盔的补了缺。

他卖的锅盔,和齐南县本地的锅盔不是一码事。

本地的锅盔是一种硬实的面饼子,干了以后邦邦硬,相应地也耐放耐储存。

这汉子不同,他出摊时自带一个炉膛和一大盆面、一大盆馅。

当场加馅做成面团,按成面饼,继而将慢慢地抻开变作一张又大又薄的饼。

将饼贴近炉膛内部烘烤,出锅后金黄酥脆,咬一口就掉渣,做法接近前世秦夏接触过的荆楚之地的小吃。

这两天一聊,果不其然。

都是卖新鲜吃食的,生意却也算不上犯冲。

比起那个卖腌菜的,眼前这位就要随和实诚多了。

尤哥儿一边吃煎饼果子,一边朝秦夏那头努努嘴,笑着同虞九阙小声道:“秦老板是个好性子的,这种人做生意,必定能做出名堂。”

虞九阙抿了抿唇,有些羞赧地笑了笑。

说完尤哥儿又叹气,“只是盼着你们好不假,可一想到等你们开了食肆,到时候再想吃这些个吃食,又该去哪里吃?街上虽也有学着做的,到底都不是这个味儿。”

尤哥儿说的是最近不少主顾来买吃食时,曾提起过的事。

那便是在秦夏的小食摊横空出世快两个月后,模仿者也像雨后春笋般,在城内各处蹭蹭冒了出来。

不仅是街边食摊,甚或食肆都有偷偷在菜牌子上加菜的。

起初这件事传到他们面前来时,不仅是虞九阙、柳豆子、兴奕铭及一些老客,就是尤哥儿都替他们着急,可反观秦夏,却是一派早有预料般的气定神闲。

“早晚会有这么一天,我卖的这些东西,肯动脑子且有厨艺的,看几回尝几次,总能回家学个差不离,人家学会了,总不能再拦着人家搬到街上赚钱不是?”

何况再怎么模仿,学走的也只是皮毛。

像是铁板豆腐、烤冷面的独门酱料,淀粉肠内馅的配方,摊煎饼的技术……这些都是若没有秦夏的亲身教学,很难快速复刻或者上手的。

更别提夜市上卖的那些,成本更高,做起来也更难。

单单一个铁板鸡架,就少有人能进得到原料。

此外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工具。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