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番外(266)

作者:菇菇弗斯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此事说罢,年夜未尽。

秦夏喝了口热热的黄酒,看着柳豆子掰开的流了蜜的红薯,转而另起话头。

——

年后初八,秦记食肆门前竹竿高挑,放了一挂长长地满地红鞭炮,开市迎客。

同时,新老食客也都闻得了秦夏将要远行,不日食肆将关张的消息,一时间怨声满堂。

秦夏都不敢露面,一露面必定被团团围住,问东问西。

他只得托辞灶房忙碌,拿出十足十的诚意,尽可能地亲自掌勺每一道大菜。

毕竟现下不多做,日后齐南县的这些老主顾们,想吃也难吃到了。

这些食客们确也拿出了每一顿饭都是最后一顿的架势,恨不得今日来,明日来,后日还来。

因着过完年荷包里都还算趁银钱,面对那些个平日里不舍得点了尝的菜,这会儿也都咬牙尽数点上一遍,只图吃个爽快。

食肆忙碌的同时,另外两桩生意也没停下。

一是春台县酒坊的第二批果子酒上市开售,过了一个年,人气不降反涨。不止齐南县和春台县两处,府城也有人寻到陶家酒肆,大手笔地定下一百坛果子酒,只等下一批酿好了就取走。

二是城内两家大商行,都正式从品饴坊拿了一批糖果子的货,虽是试探性地第一笔生意,但商行的规模摆在那里,要的货量只多不少,秦夏因而又得了一张百两的银票。

春雷起,万物生。

惊蛰后没多久,二月就到了。

秦夏选了个晴好的日子去了钱庄,将这阵子凑整的银子尽数拿出来,等人点算。

钱箱来时沉甸甸,走时空荡荡,取而代之地是几张新的整数银票。

秦夏在心里算账。

他现在手里不多不少,刚好有八百两,散银另有个大几十两。

再过半月,使那酒坊的账目厘清,几笔未结清的银钱结了账,应当还有一笔进荷包。

这么一凑,千两是将将够了。

不过他依旧忐忑,总觉得盛京就是个走一步路都要用银子铺地的地方。

一千两,说不定只够听个响。

奈何时间不够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二月二十,乃是柳豆子和孟家哥儿的大喜日子。

延了三月,总算等到了这一日,柳家上下,一派喜盈盈。

方蓉守寡多年,第一次穿上独属于喜婆婆的喜庆颜色,秦夏作为柳豆子的干兄弟,亦是一大早起床后就赶去柳家帮忙。

柳家的亲戚来了不少,叔伯姑婶的挤了满堂。

看见秦夏,各个都客气问好。

原先他们当中不少看不上秦夏的,现在深知这是攀不起的人物了,恨不得将笑脸堆成花。

秦夏和他们隔着一层,面子上过得去就罢,有人搭话也只是浅聊几句。

灶房里,请来的“局匠”已经带着一帮人开始筹备喜宴。

说起来,秦夏原本想叫上食肆的伙计,亲自操持柳豆子的喜宴,方蓉却不许。

“你是豆子的大哥,哪有他成亲,你做饭的道理?到时你要上座的!喜宴另请了局匠来,你就不用管了。”

局匠便是专司红事、白事宴席的人,他们有厨子有帮工,连桌椅板凳、杯筷碗碟都能带来,需知大多数人家,家里有一两张饭桌就不错了,赶上这种日子,大抵都要出去东拼西凑地借,如此倒不如多掏几把钱,托给专门的人干,还能给你摆得齐齐整整,漂漂亮亮。

黄昏来临前,秦夏跟着柳家人去孟家接亲。

洒了好些喜钱出去,好歹让柳豆子抱得美人归。

柳豆子此生第一次骑高头大马,马是赁来的,有专门的人牵引着,不怕它尥蹶子。

秦夏作为跟着去接亲男方家人,全程伴在一侧。

两家住得不算近,喜轿不走回头路,绕了县城近半圈,一阵敲锣打鼓后,落在了柳家院前。

“新夫郎来了!新夫郎来了!”

胡同里的小孩子满地乱跑,等着接下一波喜钱。

院里院外都围了人,踮脚等着看柳家的新夫郎长什么模样。

哪怕明知有盖头遮挡,便是看一眼身段也满足。

吉时将到。

柳豆子顶着一对儿红脸蛋下了马,走至轿子前,小心背起夫郎准备进门拜堂。

秦夏和旁人一起起哄叫好,巴掌拍得通红。

等到要往里走时,他落后两步,把位置让给柳家和孟家的其它亲戚。

他到底只是个干亲,不好这种时候抢在最前头。

靴子踏着满地的红色纸屑,里面还能看见几张品饴坊的糖纸。

那是柳家抛的喜糖,八成是有孩子吃了,把糖纸随手乱扔。

秦夏噙着笑,打心底里为柳豆子高兴,又想及和虞九阙的那场后补的“昏礼”,心尖上忽而有些酸。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