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外,盛京皇城。
依宫内惯例,端阳日午时,万岁皆驾幸午门,赐朝官吃糕糉。
再携百官行至宫苑,观射柳、赏龙舟。
但今年皇上圣躬违和,一概节俗从简。
文武百官得了一日休沐,各自领了粽子、艾虎、宫扇、五色彩杖等上节礼,各回各家。
朝臣休沐,宫内的宫女内侍们也松口气。
近前侍奉的,全数换上了五毒艾虎补子的吉服,来往于红墙之下,未尝不是一景。
两个小宫女领了差事,并肩匆匆前行,到了一拐角处,险些没刹住车,撞上来人。
为首的宫女垂首看去,先看见锦靴,复看见袍上麒麟纹,当即吓得双膝一软。
“奴婢拜见公公,公公饶命,公公饶命!”
后面的宫女紧跟着也跪了下去,匍匐在地,不敢抬头。
麒麟纹乃朝廷赐服,内宫之中,非大太监不可着。
那都是一指头能碾死她们的主儿!
“都起来吧。”
宫女不知来者是哪尊大佛,却意外地好说话。
两人战战兢兢地爬起来,就见这位公公已经身边跟着的小太监,把她俩弄掉的东西捡起来。
“在宫里办事,切忌毛手毛脚,这回是遇见了咱家,下回若是冲撞了哪位主子,二十板子下去,不死也得去半条命,记着了?”
“奴婢谨记!”
面前之人没再说什么,绕过她俩,缓步离开。
隔开一段距离后,其中一名宫女才小声道:“我认得那位公公身边的小太监,他在司礼监新上任的虞公公身边做事。”
“也就是说,刚才饶了你我一命的是虞公公?”
“对……”
知情的宫女快速低声道:“就是那位先前在御马监办差,近来得了皇上青眼,擢去司礼监任随堂的虞公公!”
第74章 解暑凉夏
秦夏自从得了鸽子送来的竹筒, 心情就好了许多。
不是不想了,而是不会再瞎想。
这天上午他进了食肆就问:“鱼翅发得怎么样了?”
庄星停下手里的活,答道:“一早起来又换了一次水, 看着差不多了。”
秦夏点点头, 抬步往灶房去。
角落里放着一个木盆, 上面盖着木头盖子。
秦夏揭开, 捞起里面的鱼翅看了看。
这是之前从岳氏商行手里买来的散碎翅根, 因为泡发鱼翅要花两天的时间,秦夏一直没空出手料理。
现在有余力了,正好做出来, 也算是给食客们谋个福利。
食肆里这些人除了他, 没一个见过鱼翅。
刚开始泡发的时候都稀罕得很, 回回路过看上几眼, 现在两天过去,看也看够了,不再觉得稀罕。
“小川,今天咱们食肆卖三丝鱼翅根,一盅一百文, 会配别的卖完即止,没有多的。”
邱川以为自己听岔了。
“大掌柜,您说多少钱?一百文?”
铺子里做条普通河鱼都不止一百文了, 虽然一盅不算多, 那可是鱼翅!
秦夏亲自给鱼翅控水。
“就是一百文, 这些都是碎翅根,要价贵了丧良心。”
他也没打算靠这批鱼翅赚钱。
鱼翅上锅蒸一刻钟多一点, 取出后用小刀的刀背轻轻刮去杂质。
说是杂质,其实就是连着鱼翅的一层薄薄鱼皮, 刮干净后扯成和粉条一样的细丝,等着下锅。
三丝里的三丝,和扣三丝差不多,取食材的鲜美之味。
大抵都用香蕈、冬笋,最后一味有人用火腿,有人用鸡肉。
秦夏喜欢用鸡脯肉,撕开成细丝,香蕈肉厚,片成三片,也切成丝。
这个时节冬笋成了笋干,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玉兰片”,同样泡发好了,手起刀落,秦夏利落切完,扫进盘子里。
项婆子暂时洗完了菜,系起围裙包上头巾,进来帮忙烧火。
旺火熊熊,秦夏挖了一大勺荤油撇进锅底,这个季节的荤油已经凝固不太住了,只有底下一层是固体,上面都是金色的油。
一把葱段,一把姜末,煸炒后倒入黄酒,再下高汤打底,以酱油等上色调味。
秦夏做菜不藏私,做法谁都能看。
他不靠几道菜赚钱傍身,天南地北,八大菜系,是他上辈子从小学厨的积累。
锅里的高汤咕嘟起来,三丝先进去,鱼翅随其后,都是容易熟的东西,略滚一滚,勾芡关火,起锅装盘。
第一批二十盅,秦夏让人送去了食堂,那边也有不少老食客,多半掏得起一百文钱。
剩下的就专供食肆了,先到先得。
此时邱川也正在大门外,逢客便说:“今天您来得早,有口福了,一百文的三丝鱼翅,过了这村没这店!”
好些人由此顿住脚步。
“真的鱼翅?不是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