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碰头一合计,当即有了打算。
县学的午食送到第四天,秦夏本人便被请到了莫教谕的面前。
并被告知,县学有意日后长久地从秦记预订午食。
最初的小生意,变成了长线生意,秦夏自然乐意。
每天合二两多,一个月下来就是六十五两。
莫正得了“赞助”,很是大方,凑了个整数:一个月七十两。
秦夏有意在莫正面前卖个好。
“正式送餐时,我们会在套餐之外增加一份汤饮,到夏日暑热时,还会准备绿豆饮、酸梅饮。”
“如此甚好。”
莫正对秦记食肆很是满意,尤其现在午食的银子被桑府老爷大手一挥地承包了,听说还利用自己的人脉,去府城告了鲁训导一状。
看来以后,他不仅可以每日中午不出县学,就能吃到可口的饭菜,还不用再见到鲁训导那张恼人的面孔了。
秦夏与县学的合作,同样有契书为凭,一下子一年又多了几百两的进项。
而且不知这消息如何传了出去,接下来几天,还有其他附近学塾的人来食肆,打听秦记能不能也给他们送餐。
簇拥在县学附近的学塾并不少,要是他们都有此类需求,这餐食就又多了几十份。
不得不说,这也是送到嘴边的生意,秦夏很想拿下。
“难处有两点,一是要雇新人,干娘和双姐儿不可能日日都来,可雇了后院又没地方住,二是后厨不够大,一共就两口锅,就是炒出火星子也来不及。”
他把这两点在脑子里过了几遍,忽然又觉得,也并非不能解决。
秦夏倏地看向虞九阙。
“阿九,我觉得,咱们不妨再开一家新店。”
第67章 食堂分号
虞九阙很快就想通了个中关节。
虽说食肆刚开两个月, 这时候开分号似乎太过仓促,可谁让店里生意实在是好。
加上他们手里也趁了不少现银,无论是赁新的铺面还是雇伙计都不是问题。
“新店可是只做套餐兼送餐的生意?”
秦夏肯定道:“没错, 我连店名都想好了, 只需要改一个字, 就叫秦记食堂, 你觉得怎么样?”
“秦记食堂……”虞九阙缓缓念了一遍, 赞成道:“这名字好记,都是咱们秦记的名号,一字之差, 也好将两个铺子区别开来, 比起单纯称之为‘分号’要好太多。”
两人为着新店的事, 商量到深夜。
一盏灯油都烧尽了, 才躺平睡下。
次日晨起,说干就干。
因找铺子的范围就限定在县学周边,牙行办起事来愈发利落,很快就寻到了和现下食肆一街之隔的,位于雀林街的一处铺面。
“这是咱们城里头一位娘子的陪嫁铺子, 一直通过我们牙行赁出收租子。上家是间竹木行,因为生意不太景气,掏不起租子了, 换去别处, 这不就空了下来。”
牙人拿钥匙开了门, 又因为已空了一个多月,一股清冷气扑面而来。
地上也浅落了一层灰, 一踩一个脚印。
“地方是小了些。”秦夏四下打量一圈说道。
牙人道:“大小是比不得二位上家铺子,但听您的意思, 这边做的生意也用不了那么大地方,这小一些,租子上不是还能省一些,您说是不是?”
秦夏笑笑没说话。
这些牙人都是舌灿莲花的,再破的屋子,也能给你寻出好处来。
“相公,咱们去后院看看?”
“好。”
去后院时有一道门,还有一道门槛,秦夏转身示意虞九阙扶着自己。
“小心脏了衣裳。”
小哥儿小心地提了下裳一下,跨了过去。
心下想着这地方太碍事,回头若是真租下,就给它拆掉。
“您看,这是灶房,这边是两间后罩房,您说的水井也有,牲口棚也有。对了,还有两棵石榴树,又能赏花,又能吃果。”
两人顺势望去,见庭院中两棵石榴树叶子绿油油的,看着就喜人。
“算起来也快开花了。”
秦夏摸了摸树枝子,因为这两棵树略多了两分心动。
不过话说回来,县学附近的空铺子实在太少了,他们也确实没多少选择。
问过价格,一个月是六两银子,一年七十二两。
“这价格是半点让不了,您也得给我们留点赚头。”
牙人如此说,秦夏就没急着答应,只说再看看。
他们现在手上银子够用不假,可银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
开一家分号,还有颇多开销。
秦夏还打算找木匠打一批带盖子的餐盒,方便送餐,如此又是一笔支出。
牙人见秦夏不松口,一路追到食肆门口。
“秦掌柜,您是有本事的人,两个月开两家铺子,我也乐得给您办差事,只盼您以后有什么好事多想着咱。这样吧,您给个价,我帮您去问铺子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