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番外(111)

作者:菇菇弗斯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如果自己将来真的能去秦家食肆做工,哪怕工钱和现在一样,一个月下来也是足足六钱银子了,何况小东家还说一定会比这个高。

两顿饭都能在铺子里吃,家里的这部分嚼用便也可省下了。

郑杏花越想越激动,脚下步履生风。

她也从未怀疑过秦家的食肆会不会开不起来,以大东家的手艺,莫说是开一间食肆了,怕是等开起来后还会一桌难求呢。

自己要快些回家,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爹娘与小姑子!

郑杏花离开后,秦夏和虞九阙简单用了一顿晚食,填饱肚子后,便把东西一一搬上了板车。

今晚的街上定然是人山人海,他们决定比平日里早走上一会儿,免得被人群堵在道上,进退两难。

木轮在土路上压出道道车辙,上元之夜,果然处处辉煌。

一路自芙蓉胡同行至板桥街,所见之景,令秦夏不由想到好几句流传后世的诗词来。

火树银花,灯市如昼。

明月如霜,银汉星落。

有些传统在千年以降后,于现代都市中早已变得疏松稀薄。

唯有回到这时,方能感受到平日里没什么玩乐项目的古人,对上元节是何等的重视。

纵然是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贵女与贵君们,今天也会带着侍从上街赏灯。

胡同巷口更是时而可见提着各色花灯行走的路人,还有小孩子拖着带轮子的兔子灯、彩球灯,轱辘轱辘往前跑。

“当心!”

“对不住,对不住!”

几个小儿飞快跑过,为首的一个高高举着鱼灯,洒落一路欢笑,后面跟着的几个大人满脸无奈,一边追一边给道旁被孩子撞到的人赔罪。

秦夏无端想起从前看《红楼梦》时,里面的香菱就是看元宵花灯时走丢的,不禁回首多看了满地乱跑的孩子们几眼。

该说是这些大人心太大了,还是齐南县真的治安这般好,连拍花子的拐子都没有?

虞九阙扶着板车走在另一侧,留意到秦夏一直在看那几个蹦跳耍乐的娃娃。

果然相公还是喜欢孩子的,没看旁边不少过路人眉宇间都挂着不耐么?

虞九阙这般理解秦夏的出神,完全不知两人的想法全然南辕北辙,毫不相干。

今天他们不与柳豆子同行,故而为了避开赏灯的人流,走了另一条路。

半路途径流过县城的一条小河,河上石桥如虹,因为过节的缘故,同样张灯结彩,远比平常炫目。

没等多久,耳边又闻喧天锣鼓之声。

“是舞狮队!”

“舞狮的来了!”

节日的夜晚城中不仅有各类花灯,更有舞狮游城。

被这道声音吸引,秦夏和虞九阙也不禁驻足翘首观看起来。

舞狮队从桥的另一头走来,一路蹦跳腾挪,好不灵活。

行至桥头最高处时,更是停了下来,开始表演杂耍技巧。

先是叠立,继而又是攀高凳、又是翻跟头,甚至还有一头“小狮子”表演了爬竹竿!

看得周围的观众惊呼连连,叫好声不断。

秦夏心道,要不是实在离得有一段距离,他也少不得要往铜钹丢点赏钱。

舞狮队过后,又有一行装扮隆重的女子与哥儿。

秦夏从原主的记忆中得知,这是“走百病”的队伍。

“走百病”是大雍朝的上元习俗,尤在北地多见,他们白日出发,走遍全程,逢桥必过,遇庙便拜,最后将一路走到城门处“摸钉”。

据说上元这日摸一摸城门上的大钉子,可以求得家宅人丁兴旺,换言之就是求子,所以在此行走的皆是已出嫁的妇人、夫郎。

原本前两日还有邻里街坊来问虞九阙要不要一起去,现下秦夏有了出息,不少人都乐意和他们两口子打交道,虞九阙以上元夜晚上要出摊婉拒。

“走百病”的寓意是好的,但一想到要和那么多不熟悉的妇人、夫郎一道同行,虞九阙就觉得头皮发麻。

比起那个,他更乐意和秦夏待在一起,哪怕忙忙碌碌,心底也是甜的。

一路挤挤挨挨,花了比平常多一刻钟的时间,两人总算是把板车顺利推到了板桥街。

摊子刚摆开,于两侧挂上点亮的小灯笼,四周就围上了一圈人。

“秦老板,您可算是来了!”

“今晚有什么新鲜吃食没有?”

“你们瞧,我就说秦家食摊今晚定会卖元宵!怎么卖的,给我端两碗!”

最里面的一圈赫然都是熟客,再往外一圈聚集的,才是因为看见热闹,忍不住凑一凑的路人。

不过当这些人走近后,看见食摊上挂的“秦”字灯笼,也都会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原来这就是个名声在外的秦家食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