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泽兰默默抿着茶,看见朱槿的脸色已经柔软下来,开口道:“天色不早了,殿下晚些还需要回宫,不如现在就去看孩子们吧。”
“世子说的是,”智远对赵泽兰点点头,又看向朱槿,“殿下……”
“现在就走吧。”
孟伯由在厨房里帮工,一旁圆圆胖胖的小沙弥百无聊赖地玩着一小坨面团,把它捏成各种模样,捣鼓了半天,终于捏出一个满意的形状。
他把手里的小兔子形状的面团捧在孟伯由面前,问:“伯由,你看,我捏的好不好看!”
孟伯由道:“面团是用来吃的,你可以用泥巴捏。”
小沙弥闻言不乐意的皱眉,把兔子收了回去,自顾自地又捏起来,一面捏一面道:“可是泥巴多脏啊……面团才好玩呢……”
孟伯由没说话了,继续拿吹火筒吹着火。
小沙弥又忍不住问:“你的口音好多了,我一开始都听不太懂你讲话,我听师傅说你是肃州来的,肃州泥巴很多吗?仲平用泥巴捏怎么都比我捏的好看。”
孟伯由又道:“肃州都是沙。”
他说完便没有再理他,看火吹起来了就去了外面找做饭的僧人。
回到房间时孟仲平还躺在床上看着一卷破旧的《心经》。
封面被撕下来了,内页也被虫蛀出许多小洞和斑点,书页黄的发黑。
本该是要被烧掉的,但孟家兄弟给要过来了。
寺里僧人说藏经阁有好的可以给他们借,但仲平说想要一本自己的,孟伯由也就由着他。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他不确定朱槿还记不记得他们了,但智远方丈说每隔段时间朱槿还是会派人送些钱来,想来应该总会记起他们的。
仲平当时昏迷着,醒来后自己也给他说了朱槿救了他们,伯由希望仲平还能见到朱槿。
第二十二章 泥土
院门外传来动静,仲平放下经书,抬眼便见到门被推开,一身锦绣罗裙的女子出现在眼前,清白的面目上施淡淡铅华,一如他所想象的恩人贵客,高洁美丽的模样。
伯由惊讶的声音传来,“殿下?”
果然。
仲平想揭开被子起来,却被朱槿迅速按住,掌心传递的温暖,像极了他们流离失所时望见酒楼里漫着香气的饭菜。
朱槿道:“既然还没好全便好好躺着吧。”
言罢又看向伯由,问他:“怎么这么久还没好?”
身后的智远先开口答了:“殿下,仲平年纪小,又一路颠簸,大夫说留下了病根,很难治好了。”
朱槿皱眉,仲平答道:“恩人放心,只是身子差些,并不是不能行动,是兄长小题大做。”
“为人兄长,自然思虑更多。”朱槿想起赵泽兰的话,原封不动的用上。
赵泽兰在一侧,听见她的话不由自主地扬了唇。
朱槿看向伯由,面有愧色,“这么久没来看你们,是我的不是。”
伯由头摇得像是拨浪鼓,“殿下救了我们的命,剩下的便都该由我们报答您,您放心,我现在会说一些官话了,也打听过可以去铺子里打工养活弟弟,若是殿下有什么吩咐,伯由什么都愿意做的。”
他的话很坚定,连赵泽兰都不禁为之侧目,朱槿更是笑,又伸手摸了摸他的脑袋,“我希望你们都能平平安安的,至于其他的还是交给大人吧。”
朱槿说着,转过头拿起仲平手中的那卷经书,问:“你会识字?”
仲平摇头,“平日无事,是寺里的师兄给我念过,才慢慢会一点。”
朱槿想了一会,把书还给他,道:“能给我念一遍吗?”
仲平闻言脸色有些发红,那双眼睛迅速扫过一圈,呐呐道:“好……”
赵泽兰注意到他的动作,问朱槿:“殿下,需要我们去拿些吃的吗?”
智远也顺势道:“既然已经替殿下带到,贫僧也便先回佛堂了。”
“大师慢走,”朱槿同智远告别,又对赵泽兰道,“劳烦世子,让伯由带路吧。”
伯由闻言也就随之起身,等屋里人都走完了,只留下自己和仲平,朱槿语调温和,又不免带了一点揶揄的意味:“现在念给我听吧。”
她起初见到伯由便觉得他异常早慧,向来是身为长兄突逢变故而不得不担起照看弟弟的担子,一路颠沛流离缺衣少食,却仍难捱风雨,今日见到清醒着的仲平,却一眼又瞧着安静乖巧,似是天生性格,敏感早慧,一如幼时兄长再母亲训诫之下安安静静认打认罚的模样。
但也同他一样,会在这种不经意间露出一点孩子气。
有关父母的事,朱槿已经遗忘了许多。
陈贤妃去世在映秋殿的某个春天,在那之前,朱槿和朱瑜一直是形影不离的双生子。皇后无后,何太妃入宫比陈贤妃入宫早许多,也封过德妃,底下朱熙年长,也顺了他母妃的性子一直勤恳而不出挑,宫里最爱欺负朱槿的倒是一个嫔诞下的八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