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继续往下,到了另一个托盘,“这里则包含了太常少卿言家,监察御史夏家,刑部侍郎邓家等科举出身的大人们,当今朝堂陛下广开言路,大量擢用科举士子,名头最盛的便是如今的文华殿大学士方清平。”
修安说到这里,“不过同理,公主还是不要和这些人走的太近。何况这群酸书生也都不是讨喜的人。反正宫中众人都是不大喜欢他们的。”
到了最后一个托盘,“这里的人物希望公主多注意。”
修安指着其中的帖子,正色道:“这里装着的是卫所相关的大人,包括五军都督府、京卫指挥使司等。”
这个很容易理解。三个托盘讲完,修安却不动,再度开口:“虽说公主不久后便不再宫中了,但有些事修安还是觉得殿下理应注意。”
“陛下还有两年及冠,期间太后时而提出意见陛下也多数情况会采纳。太后、皇后均出身宋国公吴家,吴家虽是高门但族中并无人身居要职。相反,宫中势力,除却太后、皇后,更多的是依靠我们这等奴才。太祖最初设立十二监,我们的师傅虽被人诟病,但一直以来勤勤恳恳地是为陛下办事。”
他说着飞快地看了一眼一旁静默的修仁,续道:“十二监之中,内官监与司礼监最为重要。司礼监暂且不提,他们常年在陛下服侍馆阁之间,殿下可以不必清楚。内官监如今的掌印太监乃是先帝留下的高公公,左少监李献,与殿下见过的右少监崔质。崔少监也是修仁的师傅,景元宫的宫人大部分正是他所挑选,此次也参与了公主府的翻修,想必过后便会继续往上升迁。”
只是不知道那时候,陛下会将他调至司礼监还是会直接在内官监擢升。
这句话修安没有说出来。
一个公主,知道了这些已经足够了。
他可不是修仁那个死脑筋。
第十章 出宫
修安讲完之后,朱槿想了一番,还是让修安把那些帖子先搁在一边。第二天去找莲心时,莲心也对这些颇为头大:“殿下,你就别为难小道我了,小道对这些向来都是从心而为。”
朱槿疑惑了一下,“你说你是从心,那为什么要来皇宫?这里的规矩可是最多的。”
莲心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道:“当然是因为我没来过!要知道这人世间那么多人,能有几个人能进一回皇宫啊。总得先进来看看,才能知道这宫墙之内究竟有何风景吧?”
朱槿看着她轻轻眨了眨眼,面前又突然放大了那张姣好的容颜。莲心笑眯眯地凑近她,道:“再说了,宫里的规矩也管不住我。殿下,你想试试出宫吗?不走正门的那种。”
她的轻言细语带着一种难以抵御的蛊惑。
朱槿的瞳孔微微放大,“可以吗?”
“当然,”莲心悠悠道,“公主不是不喜欢那些宴会吗?”
朱槿闻言显得有些窘迫,想说点什么,嘴唇开合,又有些说不出话。
莲心见她最后微微垂眸,说:“……我觉得不自在,他们都是在京城长大的。”
无论是赵泽兰还是吴皇后,甚至是一个宫女一个内侍,她们的一举一动都是礼仪典雅的。京城的规矩总是比她想的要多。
莲心点了点她的额头,“你可是长公主殿下。”
朱槿揉了揉被莲心点痛的地方,“就是因为这个才规矩多呢。我要是个寻常百姓想来还没灵山的一堆清规戒律多。”
莲心抱了个杯子,赞同地说:“那倒是。我们道观规矩也很多,所以我才跟师傅说了要游历,留了张字条就偷偷跑了。”
她怡然地喝了一口茶。
“偷……”朱槿本来要脱口的“偷跑”二字戛然而止,隐隐觉得有什么不对,尤其是莲心面向她似笑非笑地弯起了眼眸。
朱槿住了口。
她自己当然也偷跑过,害得昙佑受到济惠师傅的责难。
莲心满意地看她忍下去,说道:“过几日就是中元节了,寺庙里也有盂兰盆会,那时京中应当是很热闹的。我们就那一天出宫怎么样?”
见朱槿有些犹豫,莲心补了一句,“机会可就这一次,过几日我就出宫了。”
“你要出宫?”
莲心微微笑了,“有什么好奇怪的?你也说了宫里规矩多嘛,我看也看过了,玩也玩够了,难道还要一辈子呆在宫里做女官吗?”
朱槿一时说不出话。
莲心这次没有再引她说话,反而将她推出门去,“好了,你去准备吧。要是去的话就来我院子里找我。”
朱槿离去时转过身,又问:“可以带上别人吗?”
莲心闻言想了一下,答道:“只能再带一个,人太多风险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