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塔+番外(133)

允昭没一会儿便红着眼睛跑了出来。

她在房间里大哭了一场,不知是因为被父亲训斥的厉害,还是因为自己一定要嫁给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觉得委屈。

然而其实仔细想想,其实从对方的角度来看,或许此时对方也正同她一样,受了父亲责罚,但身为男子,应当没那么容易哭。

允昭大抵也慢慢想到了这一层,被子里的哭声渐渐小了,最后招来侍女换下床铺,自己坐上桌子取出一张信纸,提笔写下娟秀的小字:

“三月初春,允昭白。明臻足下:”

允昭写完这一行,心里却莫名平静不少。她头一回同陌生人写信,原本想直接骂他个狗血淋头,想了想,还是决定先试探一番这封信到底能不能送到他手上。

“今日出游,江南春光融融,不知京城是否依旧春寒?”

这大约是一句寒暄,允昭喜欢江南,今日好春光,本该是允昭高兴的一日。也不知京城有没有这么好的春光,允昭听人说京中风光是与江南风光不同的。

“兴之所至,然途中闻足下欠安,万般悬念,故败兴而归。”

写到这里,允昭忍不住冷哼。可不是“败兴而归”吗?本来是趁着春光去游玩,结果在镜湖边遇见了李家小姐,自己还未找她的晦气,反倒被她阴阳怪气地冲撞过来,话里话外都是讥笑,她才知道自己那个远在京城定下婚事的未婚夫为了逃亲去寺庙出了家想要做和尚,中途还被抓了回来。

然而接下来怎么写呢?允昭咬着笔头,思索接下来应该写点什么,过了不久,嘴角不由得扬起笑意,写道:“归家问父,方知足下无恙,头无恙,发无恙,惜足下之忧愁亦无恙。悲之!戚之!”

“允昭未曾预料给足下带来如此烦忧,竟使足下六大皆空,誓愿遁入空门,答报佛祖,允昭之过,惭愧益甚。”允昭觉得自己实在是太过真诚善良,自顾自叹了一口气,继续写道:“然足下也不必太过忧虑。古人云:一哭二闹三上吊。足下如今才一‘闹’,便有如此成效,恐怕日后以死相逼,自是结果出众,离允昭又远了一步。还望足下重振旗鼓,多吃多睡,积攒气力,日后行事,方有惊无险,得能偿失。”

“另,还望足下行风险之举措时吸取教训,谨慎出逃,爱惜名誉,足下虽不拘小节,然既摆脱允昭纠缠未果,也当虑及他人名誉。允昭自认俗世凡人,觅爱追欢,与佛道无缘,还需昂首立身,清白于世。不宣。允昭再拜。”

写完这些,允昭将信纸折好,觉得心情居然奇异的舒畅不少。

不过她心情舒畅了,却没想过那位段二公子的心情舒不舒畅。

段明臻收到信时险些被气笑,当场就要挨着家法的伤去写回信。

信还是段明劼替他取来的,读了之后也是忍俊不禁的模样,看着自己弟弟秃着一块头皮,捂着臀就从床上弹起来去找纸笔,倚着门道:“我看这位江南的小姑娘是个十分有趣的人啊。”

段明臻因为想去做和尚一事挨过一顿家法,刚想坐下写字,又猛地跳起来,将凳子移开,就这么站着躬身写了起来,听到大哥的话,冷笑道:“有趣?再有趣她也是在骂我,我还真就不受这个气!”

他挥毫泼墨,一套动作倒是说不出的豪情万丈。

段明劼摇摇头,“这事本就是你有错在先,丢脸都丢到江南去了,也不怪人家姑娘家家千里送信来责备你几句。”

段明臻闻言嘟囔着,“我想去做和尚又不止是因为她……关她什么事。”

“你心里如何想,别人可不一定会这么想,”段明劼道,“在他人看来,不就是你为了抗拒婚事而想要出家吗?传出去世人还不知怎么看你那未婚妻,把未婚夫逼得宁愿出家也不愿娶她。”

他说道此处,看着段明臻像是有了几分反省的模样,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消停些吧弟弟,你该庆幸遇见了的是这个叫允昭的姑娘,若此事换了一个人,恐怕因此自缢也不为过。这个世道,你都无法拒绝父母的安排,又如何叫一个弱女子去承受那些流言蜚语、长辈威压呢?”

段明劼从门边离开,窗外飘进一朵海棠,正好落在他的回信上。

允昭收到回信时已经是四月初了,彼时灵歆拿着那封信过来时,允昭都差点忘记了这档子事。

展开信封,还未见到字迹,先从缝隙中落下一朵干枯的海棠花。

允昭将干花从地上拾起,闻见了一缕花香。

展开信纸,开头几句龙飞凤舞:

“十七日,明臻白。允昭足下:

今日卧床,逢卿问候,不胜感激!故今特提笔答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