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佑佑看得有趣。
尤其是1月4号,他在日记中兴致勃勃地写,他和同学去看过一场西方电影,受电影启发,两个人也要做一台机器向火星传话。日记中称为“火星传语机”。然后开始画图。
1月5号,购买零件。
等到了1月6号,他高兴外出与朋友聚餐,“作竟日之谈”(聊了一整天)。
1月7号,他上午打麻将,下午去琉璃厂购买古玩……
后面的日记显示,他已经把火星传语机这件事抛在了脑后。
左佑佑掐指一算,从立志到放弃,一共花了三天,这位少年也是个退堂鼓一级演奏大师。
她顿感亲切。
简行舟走过来,打断了她。
“你看这个做什么?”他俯身过来,翻了一下内容,“这是一本日记?”
“不要浪费时间在这上面。”他有些不耐烦,“这个东西对中华大典而言,意义不大。”
“中华大典?”
简行舟没有再说话,而是用一种看傻子的眼神,毫不掩饰地看着左佑佑。
然后丢下一句话:“随你,这本日记你想拿就拿。”
左佑佑是史上第一直球选手,直接叫住他问:
“中华大典是什么?”
简行舟冷笑一声,缓缓回过身。
“中华大典都不知道,你怎么进的华夏书林?”他面上的轻视毫不掩饰,“盛世修典。古籍中心,正是为了修中华大典才设立的。”
左佑佑再次吃瘪。
两个人准备离开,左佑佑犹豫再三,还是把那本日记拿了出来。
简行舟皱起眉头。
左佑佑炸毛:“我就是愿意整理一本日记,你管得着吗?”
简行舟劈手把她手里的日记本抢走:“我还真不想管,如果不是柏总要求我带你的话。”
简行舟个高腿长,走起来很快,左佑佑追在后面跑:“你还给我!”
简行舟不理她,大步流星走到一个小房间。房间正中,摆着一台巨大的德国冰柜,另一边还悬挂着吸尘器。
左佑佑见到巨大的冰柜,下意识觉得是茶水间。
只是,茶水间为什么摆着吸尘器?
下一秒,简行舟拿起吸尘器,调好档位后,对着日记本,嗡嗡嗡吸起来。
左佑佑的嘴巴缓慢张大。
简行舟翻了个白眼:“上面全是真菌,不处理一下,会得肺炎。”
左佑佑打量着吸尘器。她算看出来了,哪里是什么吸尘器,分明就是吸古书灰尘的吸尘装置!
那台德国冰箱,想来也不是普通的冰箱?
这哪里是茶水间,分明就是预处理古书的地方……
第8章 积极精进业务&渣男误以为左佑佑送外卖
很快,左佑佑就知道答案。
简行舟把日记本和纸稿轻柔地吸过灰尘后,密封起来放进冰柜,温度调到零下35度。
“回办公室了。”简行舟看着没见过世面的左佑佑,“过24小时来取。”
“这是……”
“冻死虫卵。”简行舟鼻子朝天,“明天我这份手稿送去修复。你那本日记的品相还行,就不需要修复了。”
简行舟那张令人讨厌的脸,因为专业的光芒,看起来也顺眼了一些。
左佑佑刚对他有些改观,就听他说:“这本日记你打算怎么做?从哪里要资助?没钱可不能做啊。”
左佑佑:“钱?钱……还没想好,我先看一遍吧。”
简行舟发出了响亮的、长长的冷笑声。
左佑佑对简行舟一点微弱的好感立刻熄灭了。
……
回到办公室,左佑佑用同事们的入职礼物把自己清洗干净后,第一时间打开电脑,搜索古籍中心的历史。
华夏书林仿佛没有通网,消息少得可怜。关于古籍中心的历史,只有寥寥几句话。
1958年,中国百废待兴。为了整理在战乱中散乱的珍贵古籍,国家开启修典工作,名为“中华大典”,并专门成立了古籍小组。负责这项工作的小组组长叫柏忠华,时任北京某高校的文献学教授。
除此之外,没有更多信息。
左佑佑有点苦恼。
恰逢午饭时间,老石收拾好手中的书稿,站起身向外走。
夏博士笑眯眯放下手里的钢笔:“老石,今天中午又去‘精进业务’啊。”
老石边走边笑:“天大地大,领导的指示最大,戒骄戒躁,不断精进。”
左佑佑想起手里账本那一堆乱糟糟的计量单位,一溜小跑地跟了过去:“师父!”
“我能跟着你去精进业务吗?”
老石有些惊讶。
“你不去吃饭吗?”
左佑佑想起简行舟的嘲讽,捏紧了拳头:“我也想精进业务。”
老石拍了拍左佑佑的肩膀:“看起来还挺有劲,走,一起去!看我把我的业务秘笈倾囊相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