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回来,你这段时日过得挺滋润啊~”
“……”
第151章 谈论造反这件事
一番言论把暮泽说得羞愧难当,但忽然反应过来,气得满脸涨红,用三分恼怒七分委屈的语气喊:“妻主!”
“你又……”
后面控诉的话暮泽没有说出来,并不是怂,他只是照顾苏忆桃的面子罢了。
苏忆桃有些不舍地将目光从书卷上挪开,用清明的眼眸望着他,“嗯?你不服?”
暮泽当场就蔫了,“我服。”
苏忆桃看向两人:“落下很多?”
舍青道:“以殿下之才,半个月能掌握很多知识,确实落下很多。”
苏忆桃用手肘撑着桌面,“叫你一声不吭往外跑,遭报应了吧~”
暮泽朝着他们拱手,诚心认错:“落下的功课,我会补上的。”
“晚睡一个时辰,其他的照旧。”
对此,臣不焕和舍青都没有异议,“如此就辛苦殿下了。”
舍青毕竟上了年纪,再加上早年命运多舛,身子骨从小就不好,一腔热血早就磨得差不多了,并不打算参与朝堂之争。若非苏忆桃威逼利诱,她才不会一把年纪还出来教书,还是教一个“傀儡太子”。
简单明了地安排了后面的课程,舍青就拱手退下了。
苏忆桃暗戳戳戳暮泽的腰,“喂,落下这么多功课,你是不是得付出点代价?”
暮泽感觉很无辜很憋屈,闷闷不乐地“嗯”了声。
她挥袖指向墙角,眼里满是戏谑,“去扎马步,双手各拿一本书,头上也顶一本,五个时辰。”
似乎是没想到苏忆桃居然会这么狠,暮泽没动,就呆呆地看着她。他张了张嘴,回过神来,在她凌厉的目光下,暮泽很快就败下阵来,也不多说,兀自拿起几本书蹲在墙角。
见他摆好架势,苏忆桃随便翻了翻手里的诗集,看完了,没意思,就顺便扔在暮泽头顶,“书掉了重来。”
暮泽受罚期间,臣不焕始终低眉望着书案,眼睛绝不往旁边瞟,这就是聪明人的自觉。
苏忆桃靠着软垫,看臣不焕的目光满是赏识,随口问道:“南昭战局如何?”
“杨公子医术无双,已经制出解药。”臣不焕拱手,“殿下之恩,不焕在此谢过。”
“呵~”
苏忆桃可不是来听这些场面话的,有些不耐烦,“六道轮回,毒不怎么样,名字倒是霸气——掣肘已除,想必横推南昭也指日可待,徐青烟啊……”
听出她话里有话,臣不焕也不再兜圈子,“将军已迈过四品门槛,拿下南昭,不过是时间问题。”
见他没有隐瞒,苏忆桃才满意地点点头,“韩国暴君当道,国中内乱不休。大秦六品武神出关,以此为依仗与天元开战,九州格局恐怕迟早要被颠覆。”
“你怎么看?”
莫看臣不焕身居皇府后院,但他却对九州格局了如指掌。
“韩国国君膝下有十七位女儿,怎奈十七女郎无一人堪当大任,五年之内,韩国必将陷入绝境,更何况北凉那边已经对韩国有了想法。”
“北凉君王出关之时,就是韩国灭亡之际,同时,也是天下乱战的序幕。
各国摆在明面上的实力参差不齐,但事实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七品以下,顶多能以一敌百,做不到横扫千军。
除非国中坐拥七品战力,否则两国交战,还是以军队为主。
然而即便是七品,也未必抵挡得住千军万马。
燕国明面上最强的,便是镇国将军,三品。
南昭已知最强实力也是三品,是徐镜的死对头慕容摄政王慕容千寻。
韩赵两国国土面积狭小,对外宣称有四品坐镇,但九成九是假的。
北凉居东海之侧,从不主动对外挑起战争,传闻当今北凉君王已是半步七品之尊。北凉这些年之所以安分,就是在等皇帝突破。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大秦有位冷面将军突破到六品,而天元国也培养出一位五品军侯。
百年来燕国步步衰败,特别是苏胜登基后,不少忠心于祝氏王朝的高手纷纷隐居不出。
至于远在海外的瀛洲岛,世人对它知之甚少,无人知道她们实力如何……”
别看八个国家中最强战力只有七品,但这些仅限于朝堂势力,并没有把江湖囊括其中。
毕竟那些个实力非凡的武林高手,一个个都心高气傲,又习惯江湖上的快意恩仇,不愿为王朝所用。
她们或归隐山林,或创立武林门派,总之不会入朝为官。
正因为江湖中人性情洒脱,她们不会无缘无故参与朝堂纷争。
无形之中,形成了一种平衡。
臣不焕这等闺阁男儿竟能将天下形势看得如此清楚,苏忆桃不得不佩服,“争取两年之内,平定燕国内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