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家在你奶奶那一代就仅有这么一个宝贝眼珠子,独女!
陶老爷舍不得女儿小小年纪就嫁了人在别人家里相夫教子受苦,于是在陶小姐十六岁之前,上门的媒婆来一个被陶老爷轰出去一个。
再说陶老爷也是个心高气傲的人,那些托媒婆去说亲的人家他都看不上,陶老爷就想着自家金尊玉贵养大的闺女,再怎么着,也要嫁个苏家的少爷才般配。
大嫂比大哥小五岁,所以大哥一开始并不是陶老爷择女婿的首选,陶老爷一开始看中的是我家这老东西!
我家老东西比大嫂只大了一岁,属相也不犯冲,而且……
我家老东西虽然是庶出,但年轻时长得是真不赖,风流倜傥的。”
四婶婆夸着夸着倒是把自己夸脸红了,不好意思地拿瓜子磕,笑笑:
“年轻那会子我也是看中了你四叔的脸……
嘿嘿,但是呢老四不争气,陶老爷都特意在酒楼设宴请他过去和自己闺女见面了,谁知这老东西竟然没看上人家,饭吃一半就捂着肚子嚷嚷着要去茅坑跑了。
那时正值凛冬大雪天,陶小姐出门又没带丫鬟,这老东西跑了,陶小姐又被风雪堵在了酒楼里,到傍晚也没能出酒楼大门回家。
说来也巧,大哥从外面回家听说老四把人家姑娘一个人丢在酒楼自己跑了,就担心人家姑娘的安危,带人撑伞亲自去酒楼找人家了。
也就是那回,谁都没想到,陶小姐和大哥两人看对眼了!
后来大哥和陶小姐频频见面,两人越聊越投机,就、私下里互诉真情,在一起了。
大哥可是老爷子钦定的家族产业继承人,陶老爷知道陶小姐阴差阳错和苏家大少爷在一块了,自然是喜闻乐见的。
本来,大哥说谈完那年暮春时节的一笔外地生意就向老爷子请示,去陶家提亲,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
那年陶老爷过大寿,当天晚上家里放烟花,不知怎么的,天上忽然砸下来一块陨石,把整个陶家都给炸了……
陶老爷陶夫人,还有陶老爷弟弟一家,以及留在陶家的那些亲戚,无一幸存。
只有陶小姐福大命大,被压在了一张桌子下,勉强逃过一劫。
那一夜,整个陶宅都被夷为平地,陶家的牲口都死光了,血流成河。
陶小姐被砸成了重伤,大哥一听见这个消息就马不停蹄地赶往陶家,送陶小姐去医院,顺道还为陶家那些人处理了后事。
陶小姐在医院住了大半年才恢复健康,但当初陶家被流星砸中发生的那场爆炸却被有心人编排成上天降罪,陶小姐这个幸存者,一时也成了所有人口中克父克母的丧门灾星。
因为这个事,心胸狭隘的大夫人坚决不许大哥迎娶嫂子,还多次以死相逼,幸好大哥想娶嫂子的决心坚定,和家里拗了好几个月,老爷子见大哥那么执着,就做主同意了大哥和嫂子的婚事。
可惜了,嫁到苏家似乎才是嫂子悲惨一生的开始。
嫂子的婆婆不喜欢嫂子,总是为难嫂子,动不动就拿出当婆婆的架势打骂罚跪嫂子,大哥一护,大夫人就坐在地上哭天抢地地骂娘骂祖宗,还闹着要撞墙。
大嫂为了不让大哥为难,好几次都向大哥报喜不报忧,在家里受了委屈绝不向大哥提半个字。
大嫂就那样苦熬了五年,相继为大哥生下了长澜长渊兄弟俩。
但即便大嫂有孩子在,大夫人也总是为难大嫂。
老爷子卧病在床家里大权被大夫人独掌时,大夫人就因为大嫂没给舅爷磕头拜年的事,说大嫂不敬长辈,犯了七出之条。
那个年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很低,大户人家看儿媳妇不顺眼还是会动不动就休妻。
大夫人逼着大哥休了大嫂,大哥当然不乐意,后来更是扬言宁肯分家,也不愿意休了大嫂,可把那老女人气得不轻。”
她停下来喝口水,我一个关键信息都不敢错过:“然后呢?爷爷真的休了奶奶吗?”
四婶婆润了润喉:
“休是肯定不会休,但出了一桩事,也是那件事才害得大嫂命丧黄泉。
大嫂怀上你老姑的时候,家里祖坟出了问题,原因是往上五代的祖先和公主结了婚,但后来却负了公主,在外面乱搞,公主一怒之下就和他离婚了!
但公主离完婚才发现自己肚子里有了孩子,来找苏家先祖问孩子怎么处理,在路上失足掉下了山崖,当时京都的皇帝就在公主坠崖的地方给公主修了个公主陵。
多年后有风水先生说,公主陵的怨气太重,煞气直冲苏家,怕是对苏家的风水有影响。
恰好大嫂嫁到苏家那几年,苏家的生意不如往年好,一场暴雨又把公主陵冲塌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