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撒钱名留青史(84)

作者:牧野闻歌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李玉漱打趣道:“都等你呢。”

南淮笙让人重新送进来一张桌案,他在桌前坐下又布置好笔墨纸砚,摩拳擦掌,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说:“今日李姑娘和苏兄可是关扑魁首,两位才是席上的主角,我权当个抄录手为两位记录诗词。”

苏西山笑道:“南公子可就说笑了,你是东家,我与李姑娘是客人,自然客随主便。”

李玉漱巧笑应和:“正是。”

南淮笙心想这怎么可以,他还等着多薅几首传世之作呢,好不容易逮到两位大佬,这俩人却既不赋诗也不作词,那他上哪儿叫屈去。

秦寒之见他忽然一副泫然若泣的模样仿佛遭受了什么天大委屈,他失笑地轻叹一声,说:“说起来我前些日子曾听人辩诗词,其中不乏妙理,今日又遇二位,我观二位于诗词一道深有见地,不知二位以为诗词如何?”

苏李二人都是能诗善词之人,一听秦寒之问起诗词之见,两人当即不再捉弄南淮笙。

南淮笙却听懵了,他是想听两个大佬多说两句来着,但他想听的是诗词作品而不是深奥理论,这东西他要能听懂他早就转去做专家了,又何苦每每考试还要跟诗词鉴赏斗智斗勇。

他使劲朝秦寒之眨了眨眼睛,祈祷这家伙能看懂他的意思赶快换个话题,哪怕直接图穷匕见,让这两位大佬比诗斗词呢。

谁知秦寒之却只笑笑不再说话,反而挑了些南淮笙爱吃菜品和酥点放在他的桌案上,让他千万别饿着。

南淮笙直勾勾地盯着坐在苏李二人对面的秦寒之,他被这人气得牙痒痒,拿起一枚荷花酥恶狠狠地咬了一口这才消气。

苏西山稍作思忖便开口说:“在下以为诗词同源,词非诗之余事,盖诗之裔也,不妨以诗为词,诗言志,词亦可。”

他垂眸片刻,沉吟道:“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秦寒之微微颔首,说:“此词写尽阳春雅景又昂扬向上,寓情于景,确可谓以词言志。”

李玉漱眉目顾盼,赞道:“光景催年,苏公子之词却让人闻之而豁达自生。”她顿了顿,又说,“但我却以为诗词有别,词还是合乎音律方不失其本色。”

她稍作沉吟,片刻后秀口微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南淮笙:“?!”幸福来得太突然,他只想下楼狂奔转圈。

怪道秦寒之方才非要让这两位大佬论什么诗词,原来是在这儿等着,他压不住嘴角的笑意,一边提笔蘸墨如行云流水,一边拿崇拜的视线投向秦寒之。

秦寒之微微一笑,好心情地收下这份倾心。

另一边,苏西山和李玉漱二人却就诗词之别争论起来,一时间竟是各执一词谁也不肯退让半步。

苏西山说:“诗词本就是抒情达意之手段,若是拘泥于音律反倒顾此失彼。。”

南淮笙一双眼睛期待地盯着苏西山,就听他张口便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南淮笙手中毛笔在纸上唰唰写着,差点没擦出火星子。

末了,他又将热切的视线投向李玉漱,果然就见李玉漱微拨耳发,反驳道:“词本和乐而生,若是失了音律,岂非本末倒置?”

只见她眼波流转,低吟道:“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花自飘零水自流……”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南淮笙已经顾不得表情管理,他嘴角疯狂上扬,此时此刻正可谓下笔如有神,就连当年高考最后三十分钟决战八百字大作文都没这手速。

雅间里正火气攀升,苏李二人在词作上斗得你来我往,忽然却听屋外传来一个年轻男子有些吊儿郎当的声音:“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南淮笙:“?!”

南淮笙激动得一张白皙如玉的脸颊顷刻涨红,今天是什么日子,竟然随随便便就碰上大神开会!

他立刻进入忘我状态,甚至连请外面之人进来都抛诸脑后,提笔蘸墨便将那首当年罚抄过好些遍的老熟词写在纸上。

李玉漱微微一笑,朝外问道:“能协音律,变旧声为新声,莫不是柳大才子当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