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秦始皇来上工了吗+番外(315)

作者:藤萝浠月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说起倭兵老朱就很难有危机感,但却正是这一小撮人让他的后世子孙吃这么大亏,回去了就练兵,争取一年内把倭兵打成孙子。

皇帝太多,伍堂回答问题之前都会抬头看一眼。

心中有数,这位是明太、祖。

伍堂说:“我们的军人大哥没有小鬼子有嘛,打仗的时候抢他们的就行了。”

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

朱元璋好奇:“你们那时候的城市有现在的繁华吗?”

伍堂:---

我也不知道。

“听说海市很繁华。”

“你们那时候的车子和现在差别大不大?”

“那时候用电报是不是,电报比电话好造不?”刘彻真的非常认真。

大家都看向他,还得是年轻人啊。

嬴政刘邦朱元璋都想,明儿还得让太子跟着来,经常在现代待一待才能与时俱进。

*

一圈问下来,皇帝们对这个伍堂的观感都大幅度上升,说话时也从一开始的你变成了现在的小堂。

小堂觉得很奇幻,偶尔还忍不住悄悄掐一下自己的大腿,好确定这样神奇的经历不是他出门之后饿晕了在做梦。

但在清朝,却是一片兵荒马乱。

康熙的确上了年纪,在听到伍堂说他们那个时候的国情和清朝末年的那个太后时,他一口气没提上来晕了过去。

再次睁眼,一圈孩子都围在边上。

孙儿儿子一大堆,个个面上带着殷切的关心。

康熙却从没有这样感到孤独无力过。

“蒙养斋。”

一开口,嗓子干哑。

一少年端着一杯温热的茶水送到康熙唇边。

这少年是自幼就养在康熙身边的十四阿哥幼子,向来得脸面。

康熙喝了两口,脑袋偏到一边,在床边这些子孙的面上扫过一圈,竟黯然神伤地发现找不到一个可以交托蒙养斋的人选。

后世,观那伍堂的态度,他们纵然统治了这片土地数百年,却也没有完全得到天下汉人的认可。

为什么呢?

还是民族之间那些伤害。

比如限制汉人做官。

九门提督一职,他从来不放心交给汉人,就怕哪天还在睡梦中,被人拿到架在脖子上赶回白山黑水间。

这的确是保证了他们的安稳,却也时刻将那条满汉之间的线划在了两族之间。

皇室,八旗,都是惧怕汉人的。

蒙养斋交给谁管,谁能在以后不分满汉之见,把那些人才研制出来的东西推广到天下吗?

五十一年,他命梅彀成去畅春园蒙养斋当值,任汇编官,编纂中西算学、天文集成,随后的日子,不断有百工之应召入蒙养斋。

康熙知道以前南怀仁给他造的大炮在三征噶尔丹中发挥了多么重要的作用,因此他比谁都能意识到这些“奇技淫巧”的重要性。

毫不夸张的说,有这样一个人,一人能敌三军。

更何况现在看了天镜。

科技。

是天镜里面的人都在宣扬的一个词。

康熙早在第一次了解到这个词的意思之后,即意识到他的蒙养斋中尽是被后世称为科技人才的人。

本来蒙养斋的建立,只是由他个人的兴致而设,但现在蒙养斋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

发展壮大蒙养斋,康熙是没有那个心力了。

皇子皇孙中,没有一个纯粹的想要大清国想要这天下好的,他们能看见的只是自己的利益。

康熙混浊的目光落在刚才给他喂水的小少年弘明身上,给他,终会被老十四用在跟老四对抗上。

弘旺?

他也是个听阿玛话的孩子。

老三的长子?

不行。

老三现在心里还憋着劲儿要跟老四一较高下呢?

弘历?

弘历此刻站在孙辈的最外围,与站在这里任何一个皇孙相比,十二岁才见到皇玛法被接到皇玛法身边的他都是最不起眼的那个。

说实话,站在这些素来有宠的皇孙中间,他是自卑的。

瞧见皇玛法的眼神看来,弘历微微弓腰,表示随时恭听圣训。

既然已经决定让老四接任这个位置,密旨也写好了的,蒙养斋交给弘历管辖练手,是最合适的。

但是天镜上,对乾隆帝的评价,让他实在不放心。

眼神就要收回去的时候,弘历说道:“皇玛法是担心那个伍堂的话会引起满汉的对立情绪吗?孙儿觉着不如下次让阿玛了解一下现代人是如何处理民族问题的。”

也是看看,满汉民族在汉代如何相处。

弘历这话让几位老阿哥都觉得诧异。

怪不得这小子最后能接任皇位,虽然对他媳妇很不好在现代人眼中很差劲,但他还是有些光明心思的。

康熙点了下头,说道:“弘历是个好孩子,畅春园蒙养斋,你先接手管一段时间。”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