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秦始皇来了这题也选A+番外(301)

作者:炭烤肥啾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好像真的没见过清朝的人诶。

“嗯,清是在明后面,再往后就是民国了,不过这都是下本书的内容,到时候都会说到的。”

【秦始皇】嬴政:明太祖。

【明太祖】朱元璋:放心,朕懂。

“既然大家对四大发明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自己的规划,那我们就接着往后说了。宋朝时期的商业发展空前发达,世界上最早的宣传广告,就出自宋朝。”

【汉武帝】刘彻:广告又是什么东西?

“是一种为了促进商业发展的手段。而宋朝除了发达的商业,还有非常璀璨的文娱活动和文化发展。虽然宋的外交确实不怎么样,但宋代时期重文轻武的政策导致了文学流派再次大爆发,这是继战国百家争鸣后第二大文学流派壮大的时刻。”

“唐诗宋词元曲,这三样都是能并列在一起的。”

李世民:......

真的不是很想跟宋并列在一起。

“因为商业繁荣,所以文娱方面的发展也很迅速,宋朝人很爱办庙会,庙会上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不办庙会的时候,他们就会去勾栏瓦子找乐子。虽然后代对勾栏逐渐有一点误解。但在宋朝的时候勾栏还是个很正常的商业场合,是用来看表演的。”

【汉武帝】刘彻:什么表演?

“什么杂技啊、说书啊、唱曲啊、蹴鞠什么的表演都有,还有元杂剧之类的。而且宋人还很爱过节。当然,现代人也很爱过节,什么春节啊、元宵啊这些节日,宋朝人都很重视,且过节的风俗一直延续至今。”

“除了文娱方面的发展,文学方面也相当繁盛,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人都是宋朝时期的杰出代表词人,当然,宋朝有名的词人远不至于此,这里只是拿他们三个出来当代表性人物简单了解一下。”

“他们三的风格都各有不同。苏轼豪迈、李清照细腻、辛弃疾壮阔。他们三个给宋词带来的影响可以说是递进式的,苏轼开头改良、李清照承中、辛弃疾进一步提高。”

皇帝们对文娱方面的东西都不太了解。

但是不听到时候考试做题又不会。

皇帝们百无聊赖的听着,连提问的人都变少了。

“而元曲的代表人物就是关汉卿了,一曲《窦娥冤》流传至今,不过元曲的杰出代表人物也远不止关汉卿一位,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和关汉卿,他们四人就是元曲四大家。”

【汉武帝】刘彻:嗯嗯,还有呢?

言羽阳笑了:“怎么?听得不耐烦了?你们也不能只喜欢挑别人家的热闹看吧。”

刘彻:......

他有表现得这么明显吗!

“汉代时期有司马迁写的《史记》,宋朝有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从战国时期一直记录到了宋朝,也是一部在史学上占据十分重要的一席之地的巨著。”

言羽阳拍拍手:“反正你们也听得有点不耐烦了,这单元的内容也刚好都讲得差不多了,那今天就先到这了。没写完作业的那两位记得补哈,下节课我要检查的。鉴于下节课的时间距离今天也没多远,这次就少布置一点。”

“就写两张卷子好了。”

刘彻:......

说少一点你真的就只少一点啊!

第115章

两张卷子对其他人来说确实不多,但对没写完作业还要被罚的霍去病和刘彻来说。

不但有点多、还有点写不完。

君臣两人手忙脚乱的凑在一起补作业。

那边卫青带着已经写完课业的霍光打发时光。

两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那边嬴政早早地写完了卷子,顺利的从朱元璋手上拿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只是一时间得到的东西太多,他反而不知道该从哪一步下手了。

一口吃不成个胖子。

一下子得到太多也很令人苦恼呢。

扶苏给他爹出主意:“父皇,虽然咱们现下得到了很多以前没见过的好东西,但水稻和丞相的新法还在缓慢进行中,人手实在是不够用,不若先搁置一段时间,再徐徐图之。”

嬴政何尝不知道,步子迈得太大了极有可能一事无成。

但这么多充满诱惑力的东西摆在眼前,真的很难以抉择。

很难有人能控制住自己不同时进行投入研究。

“而且父皇不是已经把社会繁荣度和世界等级又提上去一点了么?”扶苏语气缓慢的给他老父亲分析利弊:“父皇全然不必急于一时,左右您有的是时间。”

扶苏说了这么多。

就这一句说进嬴政心里了。

是啊。

他有的是时间。

他急什么?

虽然短时间做出耀眼的成绩令人欣慰。

但千秋万代的灿烂江山更令人欣喜。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