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证据的事,后世史书会如何记载,赵匡胤就不太在意了。
毕竟流传下去的史书中,对他死因的记载也是模棱两可。
赵光义不是照样把皇帝当的好好的吗?
只是除了赵光义。
他还有一个弟弟,赵廷美。
虽说赵匡胤不认为赵廷美有狼子野心。
但有了赵光义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在前。
赵匡胤还是对赵廷美生出了些许防备之心。
随行的侍卫有一半去后院解决大的活口,剩下的一半则围在赵匡胤身边待命。
赵匡胤挥挥手唤来两个。
“官家有何吩咐?”
“你们俩去盯着兴元尹。如有异动,随时向朕禀报。”
赵匡胤到底也不是那种六亲不认、杀红了眼的人。
而且他记得言羽阳说过,赵廷美所谓的谋逆之心,其实是赵光义给他扣的一顶大帽子。
为的只是止赵廷婷美跟他争皇位而已。
而最后赵婷美也确实没有谋逆,反而是自己抑郁死了。
赵匡胤决定再观察一下。
要是一下把两个弟弟都杀了,感觉日后崩逝了,下去见到母亲也没法交代。
很快。
赵匡胤的手下就完成了收尾工作。
赵匡胤沉思片刻,吩咐道:“烧了吧。”
只有把尸体烧了,才能死无对证。
到时候也不必分出过多的人手来追踪这从不存在的反贼。
不知是不是另一个时空位面的宋太宗赵光义有了感应。
当属下布置好放火的必要条件,将火把递到赵匡胤手上时。
赵匡胤刚将火把扔进赵光义的府邸。
宋太宗赵光义的消息就跟着来了。
【宋太宗】赵光义:哥,你现在在干嘛呢?
赵匡胤:......
赵匡胤没有第一时间回复宋太宗赵光义的消息。
反而是狐疑的扭头看了看四周。
任谁才刚将自己的亲弟弟手刃,下一秒亲弟弟就来问候你在干嘛。
都不可能太冷静。
观察完四周后,赵匡胤觉得自己实在是有点疑神疑鬼了。
这或许就只是一个巧合。
【宋太祖】赵匡胤:朕没找你的事儿,你到反而自己送上门来了?
一旁的属下已经见怪不怪了。
又来了,又来了。
官家又开始在空中胡乱比划了。
宋太宗赵光义也说不上来自己为什么这个时候要去触他哥的霉头。
明明这时候他哥不找他的事,他就应该谢天谢地了。
【宋太宗】赵光义:哥,我是什么人,你是最知道的。从小到大,什么事儿我都以你为首。我从来没有忤逆过你。
【宋太宗】赵光义:你不能听外人的,然后不信我吧。
【宋太宗】赵光义:史书这东西,当时史官又不曾亲眼所见,他也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写下的。在经过后世之人的加工解读,意思与从前大相庭径也是常事。
反正这时候赵光义跟他的子嗣们都已经死了。
木已成舟。
赵匡胤也无所谓赵光义怎么说了。
反正他也不可能再从火里跳出来葬送掉他的大宋。
因此,赵光义觉得跟另一个时空已经当上皇帝的弟弟,聊两句也没所谓。
就像刘邦说的。
能管好自己就差不多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
更何况是另一个位面的事呢。
【宋太祖】赵匡胤:嗯,朕明白。
不对劲。
大大的不对劲。
宋太宗赵光义看着他哥这四个字,感觉自己浑身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
按照他对他哥的了解。
他哥这个时候绝对已经是暴跳如雷,对着他喊打喊杀了。
绝不会这么平静的回复他的消息。
事出反常必有妖。
宋太宗赵光义甚至觉得他哥说不定已经把那个时候的他自己杀掉了。
但他又不敢明着问。
万一他哥没想杀他。
被他这么一提醒。
他哥还不立马就提刀把他给宰了。
但是那个时空的赵光义又没有屏幕,宋太宗赵光义想联系也联系不上。
一番思虑过后。
宋太宗赵光义找上了高怀德。
【宋太宗】赵光义:老高,问你个事儿呗。
虽然宋太宗赵光义的开场白没什么架子,还试图跟高怀德哥俩好。
但是刚听完宋太宗赵光义和他儿子俩人对大宋的霍霍。
高怀德,实在不想搭理宋太宗,赵光义。
【渤海郡王】高怀德:这不是宋太宗吗?什么风把您吹我这来了?
面对高怀德的阴阳怪气,宋太宗赵光义面不改色,就好像被嘲讽的不是他一样。
【宋太宗】赵光义:老高,我也没别的意思。就是想问问开封以最近过的怎么样?
【渤海郡王】高怀德:哎呦,你过的怎么样?你自己不知道吗?还用来问我?那我也不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