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秦始皇来了这题也选A+番外(191)

作者:炭烤肥啾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一招可谓是非常漂亮。紧接着,萧太后又一步一步将军权都归拢在自己手里。断绝了诸王想要反叛夺位的可能。毕竟辽国在之前都一直是处于一个内乱的状态,但你手上得有军队,对吧?没军队怎么造反呢?同时,萧太后虽然掠夺中原的土地,但她并不反感汉族文化,反而相当喜欢。她手下的肱骨重臣韩德让就是妥妥的汉人。说到韩德让,一般人马上就会想起他和萧太后的绯闻传说,但这个等会儿再说。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萧太后不仅效仿宋朝采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同时启用了相当大一批汉臣,他她还推行新政,重新制定律法,但是游牧民族总是会对中原人怀着一种莫名的敌意,就有一种我们才是人上人,你们都是阶下囚的那种感觉。没被萧太后整改之前的辽朝律法也是这样,契丹人和汉朝人同时犯法,契丹人一定是被轻判,而汉朝人会被重责。萧太后直接改成一视同仁。只要你俩犯了错,那你俩就都接受同一程度的惩罚。那俗话说的好了,天子犯法,还跟庶民同罪呢。同理,契丹人犯法与汉人同罪也是很应当的。除此之外,整顿吏治、减少赋税。进一步拉近了辽朝和宋朝的经济差距。这些都是萧太后在位时所做出的改革。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众所周知,宋朝别的没有,就是有钱。他们不但能给辽朝送、还能给西夏送、甚至还能给后来的金朝送。主打一个,要命没有,要钱一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前面提到过,岐沟关之战后。宋朝对辽朝的军事主动权变成了被动权,其实说是被动权吧。是给赵光义留面子。

赵匡胤:?

不是吧?

他没听错吧?

都这样了,还是给赵光义留了面子?

那要是没留面子,那得成什么样??

【汉武帝】刘彻:帝师,咱们都不是外人。没必要留面子,你直说就行。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因为岐沟关之战的失利,宋朝可以说是被辽人追着打,为什么说高粱河之战是赵光义的耻辱,而岐沟关之战是整个宋朝的耻辱。因为在这场战役中,宋代名将杨业被俘,绝食殉国。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单说杨业,可能很多人会感到陌生。但是一说杨家将,相信你们都多多少少听过吧,小时候就算没跟爷爷奶奶看过,也跟着爸爸妈妈看过杨家将,对吧。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毫不夸张的说,杨业担得上一句北宋战神的称号。在岐沟关之战后,宋军节节败退的情况下。杨业依旧悍不畏死的准备上前线迎敌。可惜的是,杨业虽然悍不畏死,但他的同僚不这么想。杨业兵败后,他的同僚并未选择营救。反而选择了逃跑。

【秦始皇】嬴政:料到了,君主就是这么个德行,手下人能多有骨气?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其实这件事吧责任人有很多,锅也不能只背在一个人头上,虽然事后赵光义对杨业的同僚们都进行了追责,具体表现为降官职。归根结底,这场战争最应该追责的人就是赵光义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总之,杨业死后。宋朝可以说是被辽国打的节节败退。土地不停的被辽国蚕食。压根就没有还手之力。辽国打过来,宋军要么投降要么战死。根本就没有说那种你来我往势均力敌。就完完全全在被动挨打。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时输到什么地步?输到辽国抓的宋朝俘虏都没有地方住了,要辽国另外专门修筑一座城,用来给宋朝的俘虏住。因为他们抓了太多太多。

赵匡胤:......

虽然已经做好了十足的心理准备。

但听到这些,还是会忍不住心中的怒火。

【唐太宗】李世民:杨业的同僚是谁啊?怎么做出这种事情?战场上失之毫厘,谬之千里。难道这也是能随意拿来开玩笑的吗?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时的监军是赵光义派下来的一个文臣,叫做王侁。杨业的同僚则是潘美。你说潘美问题很大吧,他好歹也是一个宋朝名将。甚至早年间,跟随宋太祖,赵匡胤,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你说潘美没问题吧,他确确实实在这场战役中害死了杨业,虽然责任人是谁,还非常有争议,但王侁跟潘美显然是要负责任的。

潘美?

赵匡胤眉头紧锁。

他明明记得潘美并不是那种贪生怕死之辈。

怎么跟了赵光义以后。

行事反而如此见不得光?

【汉高后】吕雉:萧太后这般厉害,后世史书如何评价她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