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朕有啊,朕怎么没有,你们宋朝那点破事,还有谁能比朕更清楚?
朱元璋这么说也没错,除了大明以后的事,朱元璋对前朝的事可谓是了若指掌。
赵匡胤气死了,但是他又不知道明朝的糗事,朱元璋的后代们可能知道,但也不可能主动跳出来拆老祖宗的台。
赵匡胤简直要烦死朱元璋了。
这人每次跟他们老赵家的人说话都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没一句好话!
【明太祖】朱元璋:赵大,朕告诉你,你现在提着刀去你弟家,有一个算一个,全给砍了,一个活口都不留,你赵宋可能还有点救。
宋太宗赵光义:?
言羽阳:?
【宋太宗】赵光义:朱元璋,我惹你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朱元璋你疯了!这是小学生该说的话吗!给我撤回!
朱元璋:......
好气。
好多年没被人这么指着鼻子骂过了。
居然敢说他是疯子!
但是这个人他暂时又不能得罪。
于是朱元璋捏着鼻子不情不愿的把消息撤回了。
[【明太祖】朱元璋撤回了一条消息。]
看到朱元璋把消息撤回以后,言羽阳决定好好跟赵匡胤聊一聊。
【帝师一号】言羽阳:赵匡胤同学,你刚刚怎么答应老师的?
【宋太宗】赵匡胤:不做力所不能及的事。
【帝师一号】言羽阳:那你现在在做什么?
【宋太宗】赵匡胤:找群友要改邪归正秘籍让我弟改邪归正。
【帝师一号】言羽阳:那你弟弟......?
【宋太宗】赵光义:我就是他弟弟。
言羽阳:......
不管怎么样,言羽阳心里那口气至少松了。
还好还好,不是□□。
【帝师一号】言羽阳:你弟误入什么歧途了?
【宋太祖】赵匡胤:赵光义做过什么帝师应该比朕清楚吧。
言羽阳:?
如果你说的是历史上那个赵光义,那我可能确实比你清楚点。
但如果你说的是你弟弟赵光义,那我上哪知道去?!
【帝师一号】言羽阳:这个.......你弟弟做过什么,我还真不清楚。
赵匡胤一愣。
感到有些不可置疑。
【宋太祖】赵匡胤:帝师你连南宋的事你都知道但是你不知道赵光义的事?!
言羽阳:......
合着还真是宋太宗赵光义啊。
你们还真是坚持自己角色不动摇,啥都能干就是ooc不能是吧。
【帝师一号】言羽阳:有关赵光义的生平,我确实有了解,不知道赵匡胤同学说的误入歧途指的是......?
【宋太祖】赵匡胤:畏畏缩缩,怯懦不前,给契丹人送钱。
言羽阳:.......
原来是这个改邪归正。
这下言羽阳算是彻底把心放回肚子里了。
也是。
才刚小学毕业能懂什么□□呢。
言羽阳确实觉得自己多虑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赵匡胤同学说得对,宋太宗确实给宋朝开了个不太好的头,不过宋太宗也不算是全无可取之处。
【宋太祖】赵匡胤:帝师此言何意?
【帝师一号】言羽阳:至少赵光义将北汉灭了,短暂的完成了除金以外的大一统,此后也曾数次伐金,嗯......虽然闹了一个笑话。
【宋太祖】赵匡胤:什么大笑话?
【明太祖】朱元璋:帝师,你说话还是太保守了,北汉灭亡有他赵光义什么事?他哥把军队粮草,物资什么的都给他准备好了。赵光义只需要做出一个讨伐北汉的决定就行了。这种事就是在皇位上栓条狗狗也能干呀。
赵匡胤:......
宋太宗赵光义:......
言羽阳:......
不得不说,这个朱元璋同学还真是坚持自己的人设不动摇。
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ooc呢。
【明太祖】朱元璋:还有,赵光义北伐,那可不叫一个笑话,那是天大的笑话。朕从未见过在战场上如此落花流水之人。
【宋太祖】赵匡胤:天大的笑话?
【明太祖】朱元璋:打仗打不赢最后骑着驴跑得手下都追不上,不好笑吗?从主动北伐最后变成了主动送钱,不好笑吗?
【宋太宗】赵光义:你少在这胡言乱语。
【明太祖】朱元璋:干嘛?你不服啊?那你说说,我哪一个字说错了?
宋太宗赵光义:......
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字是假的所以就更可恶了啊!
【冠军侯】霍去病:带了多少人马去啊?怎么会打不赢啊?契丹人比匈奴凶猛很多吗?
【明太祖】朱元璋:这你就得问问宋朝人了,但要是契丹人真强大到这么可怕,无人能敌,那为什么祖逖带着两千人就能北伐收复失地呢?朕没记错的话赵光义带的可是二十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