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
走进里屋,打开衣袖把银子放进盒子里。
见萧衔面向墙壁,还在睡觉,她清了清嗓子:“来取衣柜的客人来了,我去送送他们,一会就回。”
三秒过后,男人没有回话。
她也不再停留,朝屋外走去,男人哪有搞钱重要啊。
路还没干,有些坑里还有积水,为了防止泥巴和水溅到柜子上面,赶马的人并不着急回去复工。
以稳为主。
那些在田里干活和坐在门槛上闲聊的妇人,看见马车上那漂亮的柜子,个个都瞪大眼发出惊叹。
“这谁做的柜子?也太精美了吧!”
第57章 哎呦,打起来了
平日里,村里最不缺看热闹的人。
他们放下锄头齐齐往这边看,嘴里七嘴八舌的讨论着。
妇人嘴里磕着南瓜米,三五成群地走到院子边。
“这也太好看了,如此漂亮,想必得花不少钱把。”
“不过,这柜子是谁做的?”
“不知道呀,咱们村里刘木匠也不住村尾啊。”
李妙妙正在跟随从说创意的点子,这些点子她并不介意别人知道。
若想突破老样式的柜子,除了手艺还要有想法。
说白了,都是为了赚那三瓜两枣,图一个生计,有能力学去那便学走,风格这种东西行业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而且这个时代不能跟现代相比。
又不能批量生产。
没打出名头之前,做的再好也只够解决温饱。
想混个名堂出来,别想了。
当那些世家大族是摆设啊,哪轮得到平民百姓出名头。
听到李妙妙的讲解,随从理解不了其中的意思,只是应付着点头。
“李姑娘真是不一般啊,这种点子都能想到。”
“哪里哪里,只是一个养家糊口的小手艺罢了”,李妙妙勾唇,笑得客气又大方。
听到李姑娘三个字,那些看戏的妇人把脑袋伸得更长了。
“村里这么多姓李的,那人在说谁呀?”
从妇人们的角度,她们只能看到同一边随从,看不到被板车挡住的李妙妙。
直到板车往前拉开了与二人的距离。
她们才看到随从口的李姑娘何许人也。
胖婶子不可置信的揉了揉眼睛,她还以为自己眼花了。
当李妙妙从她家门口路过,她才确认没有看错,不可思议地喊道:“李妙妙!那柜子是你做的?”
闻言,李妙妙与随从几乎同时看过去。
前者眸中神色平静,像没听见她说话,收回目光往前走,继续和随从说着话。
看他二人很熟的样子,一个村妇激动的张大了嘴巴。
“天呀,来拉柜子的这群人穿的是五河县刘府的下人服,那李妙妙岂不是给刘府做的柜子?”
听到这句话,有人炸了。
“啥?她给刘府做柜子,开什么玩笑,那是李妙妙呀,咱们村最没用的姑娘啊。”
胖婶子也不想承认,可那确实是李妙妙啊。
“谁跟你开玩笑啊,刘老汉媳妇也听到了的,那柜子的确是李妙妙做的。”
“她什么时候有这个手艺?”
“这谁知道啊,去问李大兰呗,她是李妙妙的后娘,她铁定知道。”
这么无聊的事还真有人跑去找李大兰。
此时,李小柔正和李大兰坐在南家院子里纳鞋,看到刘老汉他媳妇风风火火的跑过来。
再听完她口中的话。
母女俩人倏然变了脸,李小柔太过心急,有外人在,她也不方便表现出来。
一个没注意,扎了她的手。
“啥?她能做出柜子来?”
上次被泼猪血的事,李大兰一直怀疑是李妙妙做的,若不村长不许她去找李妙妙理论,她早上门修理人去了。
放下鞋垫就要跟着刘老汉他媳妇去村口看看。
李小柔见状也放下了手中的活,温柔地说:“娘,我跟你一起去看看。”
二人风风火火地跑到村口,刚好李妙妙送刘府的人出村。
看着那一双打量的眼睛,她眸色微敛,装作看不到,抬步往家里走。
“李妙妙,你先别着急走啊,那家具是你做的?”
一个以前没少欺负原主老人,边走边问她。
冷冷的瞟了他一眼,她便继续往前走,一些看热闹的村民还在继续追问。
“你别走啊,说说呗。”
“就是啊,都是一个村的,跟大家伙说说呀,你怎么认识刘府的的人?”
“你以前除了喂猪割草,什么都不会,如今居然会做家具了,你不会真被鬼附身了吧?”
“我瞧你家具做的很漂亮,给我家也打一个呗。”
他们七嘴八舌,看热闹不嫌事大,都被李妙妙看在眼里,她踱步走出人群,懒得搭理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