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时江晓萍才回复她:不用,在网吧等着就行,还有我要吃下车面。
连玉扭头就去翻冰箱,廖雪梅上回一口气送过来四只老母鸡,连玉取出一只来,吩咐钟延辉炖汤,从现在开始炖等江晓萍进门再下面时间刚刚好。
连玉还想等江晓萍回来说服她跟自己回利木过年,反正她年年除夕都是一个人,不如跟自己回家热闹热闹。过完年一起回来挑间门脸房,江晓萍负责装修她负责办手续,双管齐下相信很快就能把网吧开起来。
她正想的出神,唐衡噔噔噔跑上楼来,臊眉耷眼地对连玉说道:“我得回家了。”
连玉一惊,“这么突然?啥时候走?”
“现在,我妈开车来接我了。”
连玉探头往楼下看去,一辆黑色奥迪停在楼下,一个浑身上下包裹在羽绒服里的女人站在车旁无聊地张望。虽然看不太清面孔,但气质绝佳。
行吧,人家亲妈都找上门了,连玉没理由扣着人不放,再说她就算想留也留不住。
唐衡基本没什么可带的东西回家,连玉也没准备年货,只好将冰箱里剩下的三只老母鸡拿给他两只。
唐衡看见她拿鸡出来直接把墙角装土豆粉的尼龙袋子提了起来,“这点也给我吧,正好炖鸡肉吃。”
“你倒一点都不客气。”
连玉帮他把东西送上车,隔着车窗跟唐衡的妈妈说了句新年快乐。藏在羽绒服兜帽和口罩后面的贵妇脸应该是笑着的,微微朝连玉点了点头。
回到楼上连玉跟钟延辉叹气,“得了,啥也别寻思了,今年就你我还有江晓萍三个人在一起过年吧。”
“挺好,下午吃完饭你和江晓萍出去买点年货吧,咱们仨过年更得有年味儿。”钟延辉将鸡肉剁得邦邦响,提醒连玉别忘了多买点福字贴在网吧窗户上。
这种小东西还用两个人买吗?连玉出去在市民广场转一圈,回来时抱了满怀,福字足够每台电脑贴一张的。
楼上楼下满是鸡汤的浓香,不住有顾客扯着嗓子叫钟延辉加餐,钟延辉说是炖来招待朋友的,有的顾客直接表示加钱也行。
朋友和钱能放在一起比较吗?有时候也不是不能。连玉盛出一砂锅的鸡肉和汤放在灶上小火慢炖。剩下的一勺鸡肉一勺汤搭配一袋方便面,十块钱一碗全卖了出去。
冬天天黑的早,人也饿的快。下午才吃过天价鸡汤方便面的顾客闻着空气中越来越浓的鸡汤香味很快又饿了,纷纷跟钟延辉商量再来一份十块钱的鸡汤泡饭。
连玉护食一样站在砂锅前边,不耐烦地打发来人,“没有没有,一丁点都没有,再问翻脸了!”
晚上七点,一整锅鸡汤炖成了一碗,老母鸡肉用筷子轻轻一挑就脱骨,再炖下去就要化了,江晓萍还是没出现,手机始终不在服务区。
连玉站在大门外眺望好半天来往的出租车,差点冻成透心凉,可惜没有一辆停下的。
她哆哆嗦嗦抱着膀转身往回走,刚好碰到从楼上飞奔下来的钟延辉。钟延辉看见她便急切地说:“新闻刚刚宣布,青城市从现在起进入紧急状态,封城抗疫。”
连玉骤然回头看向身后,鸣长笛的救护车一辆接一辆从大街上呼啸而过,好像永远也看不到头一样。不知是谁将音量键关了,人群和车辆统统静默无声。
连玉无措地朝大街方向走了几步,钟延辉在她身后扯住她的胳膊,担心地询问她要去哪里。
耳朵里忽然涌起潮水一样的海浪声,连玉怔怔说道:“我刚才好像看见江晓萍了。”
第249章 她自由了
江晓萍再次失联了,她乘坐的那架飞机上的全部旅客落地便被拉去医院集中隔离。
没有人通知连玉这个消息,她是通过新闻报道和查询航空公司的公开信息后得知的。
江晓萍的手机一直处在关机状态,连玉在新闻里知道了隔离医院的地址,跑去找过两回。第一回医院外人山人海,都在朝里张望;第二回院墙外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医院大门口有人在组织登记访客信息。
连玉排了整整半天的队,终于将自己的名字登记在了访客本上。一个护士模样的年轻女人告诉她医院会逐个通知隔离人员,让她回去等电话。
从腊月二十三一直等到正月初三,整整十天连玉终于等到了江晓萍的来电。她用医院走廊里的座机打过来,跟连玉抱怨她明明没有任何症状,却也必须每天吃药打针。
“同一架飞机上有人确诊了,我们全部的人都属于密切接触者,得预防着。”江晓萍左手握着话筒,右手不住缠绕电话线,“条件跟广州比差远了,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窗户都焊死了还得交隔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