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不能是张淑芬!我怕她连李老师的救命钱都想抽成。”郑琳琳最先发表意见。
孟和紧随其后否定了负责教学任务的副校长,“那老家伙也不是啥好鸟儿。”
只有徐朗认真思考后给出了完美解决方案,“还是找你们初中部的教导主任吧,你不是说他为人不错吗?而且他职位也够高,有他帮忙事半功倍。”
因为网吧开业最快也得到明年正月,所以最后所谓的投资的事也没聊出个所以然,四个人倒是把给李老师捐款的事谈得七七八八。
连玉回到家就执笔用她的狗爬字给教导主任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信里详细解释了捐款的动机和自己迫切的心情,写到最后还忍不住流了两滴眼泪。
第二天课间操的时候这封信就以飞一般的速度在原四班所有同学中传递一遍,每一名同学都在信纸上郑重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体活课连玉将信正式交到教导主任手里,主任看完也忍不住红了眼眶,一边摘眼镜一边让连玉回去等消息。
两天以后学校就组织了一次隆重的捐款仪式。操场主席台上摆放着一个硕大的捐款箱,学校领导列位在座,电视台的记者手持话筒身后跟着摄像机一个接一个地采访。
捐款是以班为单位进行的,连玉所在的初三三班捐款代表是一个名叫盖玲的女同学,她妈就是大名鼎鼎的三班班主任张淑芬。
轮到盖玲捐款时记者仿佛等待多时,她刚走下主席台记者就将话筒凑到她的嘴边问她的感想。
捐款能有啥感想,无非就是心疼老师没钱治病而已,连玉心里这么想着。
没想到盖玲明显是有备而来,一张嘴就是李商隐的那首相见时难别亦难,说到那两句形容老师的名句时她更是潸然泪下,硬是抹着泪面对镜头抑扬顿挫地背了一篇应用文。
连玉站在人群中间彻底傻了眼,这好像跟她想象中的捐款有哪里不一样。
第168章 人在矮檐下
到底是人多力量大,刘海生说在全校师生的齐心协力下总共为李建荣老师募捐了两万三千多块。
不知道这些钱够不够弥补李老师的治疗费用,但是至少能够把她的房子保住吧,连玉心想。
就在捐款仪式结束后的第二天,小眼镜儿中午神神秘秘把连玉拉到后院去讲悄悄话。
“咱班不少人在背后蛐蛐你,知道不?”
连玉一脸懵,最近蛐蛐她的人貌似有点多啊。
小眼镜看她的神色就知道她一无所知,挠挠脸颊有些尴尬地说:“我不是偷听啊,是我同桌他们传纸条我不小心看到的,盖玲她们那几个玩得好的说你爱出风头,拿大家伙的钱往你自己脸上擦胭粉。”
连玉气笑了。也就是现在她能把这种抹黑的话当成耳旁风,这要搁前两年她能把说这话的嘴给撕烂。
但是气归气,人家又没当面指着她的鼻子骂,所以她知道了也只能当做不知道。
只要那些碎嘴子不来点她的炮,连玉还是愿意保持现状息事宁人的。谁让自己人在矮檐下呢,她就是再怎么能耐,能把班主任的闺女弄哭出口气难道还能把她弄到别的班去吗?
所以还是拉倒吧。
秉持着得过且过的心态,连玉日常跟同学相处还算游刃有余,小半个学期过去就算跟那几个爱嚼舌根的也没发生过任何冲突。
就在她逐渐淡忘这件事的时候,班主任张淑芬蹦出来给了她意外一击。
那天是连玉他们小组值日,她去水房涮拖把回来刚好赶上敲上课铃,拎着水桶和拖把她开始一路飞奔。堪堪跑到教室门口的时候因为刚拖完的地太滑她一个没收住摔了一跤。
手里的水桶叮铃咣当一路高歌倒扣在了教导主任的皮鞋上。教导主任倒没说什么,还弯腰把连玉扶了起来,问她摔疼没有。
连玉哆哆嗦嗦说不疼,结果查考勤的教导主任一行人刚走她转头就被张淑芬给了一杵子,正正好好怼到她刚刚磕到的胳膊肘,疼得连玉当时就倒抽一口凉气。
“装啥装?!我告诉你要是咱班这个礼拜评不上流动红旗你看我咋收拾你!赶紧给我滚回去!”
连玉转身欲走,张淑芬忽然又暴喝一声,“水桶跟拖把扔这儿等我给你收拾哪?!”
连玉一瘸一拐拿起水桶和拖把放到班级后门的角落,路过盖玲的座位时听到非常明显的一声冷哼。
第一节是张淑芬的政治课,下课铃一响她刚走郑琳琳和其他几个原四班的同学就赶过来看望连玉,霎时间连玉座位周围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你们班主任嗓门儿可够大的,我坐后门都听得真真儿的。”这是汪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