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吧老板抬手紧了紧脖子上大红的围脖,说:“我乐意。”
连玉差点笑出声儿来。
正这功夫,巷口叮铃铃一阵自行车铃声响起,随后一个女声隔着不远的距离喊道:“周大爷,我来了。”
连玉和郑琳琳一听就争先恐后从门里蹿出去,异口同声地喊道:“大姐!”
秃头摸着自己锃光瓦亮的头顶问一句:“怎么个事儿?”
一行五人站到屋里,秃头开口就先奚落,“我还寻思半路杀出个杨排风,哪成想是大水冲了龙王庙。”
连玉上前卖乖,从书包里掏出个冻秋梨来塞到秃头手里,说道:“是我不懂事儿了,周大爷您吃个冻秋梨消消气。”
连心也在一边帮腔儿,“大爷你别理她,她从小就这样逮谁呛谁。”
话吧老板指着空荡荡的房子对连心说:“这一片儿的房子以前都是村里小学的教室,后来学校让铁路小学挤兑黄了,连操场带教室都卖了。”又指着隔壁仓房的方向说,“那间仓房以前是给打更老头儿住的。”
房子确实宽敞,第一眼看上去就让人觉得心头敞亮。那是因为这间房除了四面墙壁一片房顶外连一堵间隔墙都没有。
连玉就问话吧老板:“哥,你这屋让砸墙砌炕不?”
老板点点头,说:“随便怎么折腾,退房的时候原样还回来就行,还不回来就扣押金,押金不够就贴钱。”
连玉心说你倒是诚实,也不怕把人吓跑了。
她扯着连心的袖子往一边儿去说话。
“姐,我觉得这房子挺好,离得近,还宽敞。”
“就是得自己砌墙砌炕,要不这屋没法住人。”
“二爷爷会啊,实在不行村儿里找两个瓦匠一天就干完了。”
“你真觉得这房好?”
“真的,我这些天也没少看房,第一眼相中的还真就只有这个。”
姐儿俩各自看的那些房要么贵要么破,要么就得跟房东在一个院子里搅合,都没有遇到过特别合心意的。
连心想着马上五月份工地就要开工,再不抓紧点啥都来不及了。再找的话也未必还能遇到这么宽敞的院子。更何况这房子还得好一通收拾,都拾掇利索怎么也得十天半个月的,搞不好人还没住进来呢就得先开火做生意。
就这个吧。
最后连心拍板儿以一年八百块钱的价格租下这间小院,额外另付押金二百。
整一千块钱直接交到话吧老板手里,老板手写了一张收据兼租房合同给连心,连玉接过来去看上面的收款人。
“佟卫东,佟哥。”连玉嘻嘻笑着把书包里剩余的冻秋梨一股脑儿拿出来放在话吧柜台上,“以后就是邻居了,谢谢佟哥关照。”
佟卫东故意吓唬她,“你说租房陪读我才带你看房的,你姐却说她是在铁中门口卖盒饭的,你们俩到底谁没说实话?”
“卖盒饭又不影响陪读,”连玉当着佟卫东的面将那张收据仔细叠好放在书包夹层里,“我敢保证我们姐儿俩都不是闹腾的人,绝对安静。”
佟卫东心说我可没看出来你像个安静的主儿。
连心这会儿跟周大爷一起在门外给王振华打电话。周大爷手拿一部银灰色翻盖儿诺基亚,叉着腰跟王振华一顿打包票,发誓绝对把连心姐儿俩安排妥当。
连心碰都没碰过手机,生怕一不小心没拿住再给人家摔了,听说这么大点儿的东西就好几千块甚至上万呢。
信号不太好,王振华在电话那头儿断断续续对连心说:“收拾房子找你二姨和舅妈帮忙。回头让你舅妈告诉你我的电话号,以后有啥事儿直接打给我。”
挂掉电话连心不住咋舌,大舅不知道赚了多少钱,又是固定电话又是手机的,说买就买了,他那BB机还没用几天呢。
晚上回家之后姐儿俩当即就把房子已经租下来的消息告诉二爷爷和二奶奶。二奶奶又哭又笑的,心里很有些不是滋味儿。
二爷爷的老娘跟连有财老娘是表姐妹。旧社会吃人不吐骨头,二爷爷的老娘被家里两担谷子卖给了婆家,幸亏跟连有财老娘的婆家在一个村儿。二爷爷亲爹不是个东西,只管甩籽不管养,前后一共九个孩子只活下四个。后来亲娘累死了,二爷爷小小年纪又得了干霍乱。亲爹怕花钱,寒冬腊月里把他扔到后坨子上让他自生自灭。
是连有财的爹娘把他拖回家里,找大夫给他治好了病,病愈后养他成年,又给他说媒成亲娶了二奶奶。
二爷爷一直把连有财的爹娘当成自己的再生父母,把连有财兄弟两个当自己的亲生弟弟一样护着。大弟弟后来牺牲了,他就把满腔恩情报答到连有财一家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