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玉梅仰头灌了一口酒,53度的二锅头太辣了,酒气顺着喉管冲到双眼,使她的眼睛看起来比任何时候都要亮。
“小米,要是有一天妈又离婚了,你别埋怨妈。”
邓小米豁然站起来,然后又蹲了下去,她紧紧抓着邓玉梅空着的那只手坚定说道:“妈,就是再离一百次婚你也是我妈。”
话音未落邓玉梅的脸上已经爬满泪痕,片刻的工夫便已哽咽出声,紧接着她颠三倒四地说起胡话来。
“不行不行,要是再离一次,我闺女该让人戳脊梁骨了。”
“小米妈对不起你啊,让你托生在我的肚子里。”
“男人都他妈不是东西!眼里除了钱就是钱!”
“离!不就是离婚嘛,又不是没离过,谁怕谁啊?”
“我邓玉梅往后就是要饭,也绝对不再找男人!”
“小米,妈只有你了,妈只有你了!”
邓小米把邓玉梅安顿在沙发上,一边听她的胡言乱语一边打扫卫生。
说起来很奇怪,从前邓玉梅生气发脾气的时候不是没说过类似的话,但是每一次邓小米都觉得那些话跟她之间像隔着一整片海一样遥远,虽然听见了,但她的心里毫无波澜。
如今邓玉梅酒醉后老调重弹,邓小米却觉得长这么大第一回离她妈这么近,邓玉梅的纠结、委屈、心痛,甚至怨天尤人她仿佛都能感同身受一般。
这就是母女连心吗?
邓小米用湿毛巾给邓玉梅擦手擦脸。那双手粗糙又布满老茧,跟自己稚嫩白皙的双手有着强烈的对比。
邓小米仔细回想,在小南风工作的这半年似乎是她有记忆以来邓玉梅过得最舒服的一段时光。
没有指桑骂槐的公婆和妯娌,没有见天儿算计她钱的父母和兄弟,不需要日晒风吹,也不需要奔波劳碌。
不知不觉间,邓玉梅似乎变白了,也胖了点。
邓小米含笑看着沉睡的母亲,握着她粗糙的手掌暗暗说道,“想离就离,想结就结。就像二姐说的,人生在世几十年,活的憋屈还不如死了舒坦。”
第127章 正月里来是新年儿,大年三十儿头一天儿
转眼就到春节。
王金枝的小叔子在沈阳工地上干得不错,春节回不来,就让老褶子和老李头带上三个孩子去沈阳过节去了。
他们一走可把王金枝给乐坏了,年三十儿不用伺候公婆,哪个当儿媳妇的不得乐出声来。
王振华一看难得老王家一个人都不少,干脆决定就在小南风过年。
一方面是因为连心接了不少三十儿中午那顿饭的订单,多数是红烧肉和八宝饭什么的,忙活完再往宝泉村赶不够累的,干脆都迁就她得了。
另外一方面,小南风不管是厨房还是餐厅都比家里宽敞许多,啥啥都不缺,晚上守完岁李威开一辆面包车就能把王金枝一家四口和王振华一家三口都捎回家,路上还能顺便看看灯,多省事。
大家伙都同意,于是三十儿一大早王家人齐聚小南风。
小南风只开了半扇门,这还是为了给预定菜品和八宝饭的客人特意留的,否则连心就不开前门了。
就是自打这前门一开吧,一上午撞进来的客人就没断过。全都是来吃盒饭的,干啥的都有,司机最多,不管是开出租的还是开公交的,进来的时候都是满脸笑容,出去的时候都垮着张脸。
给连心弄得挺不好意思,大过年的饭店开着门却让人家无饭可吃,总觉得心里有愧。于是再有客人进来,她都吩咐连玉给人家倒一杯热腾腾的山楂香槟,再好言好语地解释一遍。
一来二去的饭店里喝香槟的人就坐了七八个,有个老顾客闻着后厨里传出来的香味直抽鼻子,咽了口口水说道:“老板娘,反正你也开火了,顺带手捎我们哥几个一顿呗?大过年的要不是实在没地方可去也不能这么麻烦你。”
三十儿这天都回家过节,大街上开业的没几个,想找小卖店买个面包买瓶水都得走半天才能碰上一家开门做生意的。
七八个人里有一半都是老顾客,还都是路上讨生活的,可怜兮兮的话说得连心于心不忍。
天气冷,家里存着不少肉和菜,做起来倒也方便。店里服务员都放假了,只有家里人在,按平常那样做十六个菜不现实,连心打算就做一荤一素。
罗明俊提议来个小炒肉,连心再来个白菜炒木耳,蒸上两三盘米饭,王金秀那里则把头一天剩下的花卷馒头热一热,怎么也够他们吃了。
都是快手菜,十几分钟的时间饭菜就已摆上餐台。司机大哥拿着钞票喊:“来个人收钱啊?”
连玉伸手接过来顺便找钱,司机大哥拿着找回来的钱笑呵呵问:“三块钱一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