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风(16)

作者:方湘君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根据陆浩的调查,一份卖三块钱的带肉的盒饭,成本最多也不过两元,素菜盒饭成本更低仅仅只需一元钱。以学校食堂一份米饭四毛钱做基础推算的话,一份肉菜盒饭老板卖三块钱那么保守估计他能赚一块钱。

连玉越看越觉得心潮澎湃,看到最后激动到手指甲把演算纸抠破一个窟窿。

陆浩看着连玉的眼睛认真地对她说:“我以前听心姐说过,她做家政赚得最多的一天是60块钱,平常一天也就赚三四十块钱最多。如果按我这张纸上面推算的成本和利润来卖焖面的话,一份焖面卖三块,成本就按照最高的两块钱算,每份焖面能赚一块钱,60份焖面就是60块钱的利润。“

陆浩又凑近了些,看着连玉和郑琳琳发问:“你们知道铁中有多少学生吗?”

郑琳琳谨慎地举起右手抢答,“我知道,初中部1128人,高中部1235人,校长开学典礼的时候说过。”

连玉深吸一口气,右手忽然按住自己的左胸,她感觉自己快要控制不住心跳了。

然而陆浩的话还在继续,他盯着连玉的眼睛格外认真,“要一个两千三百多人的学校里每天消耗60份焖面,我的要求应该不算高吧?”

连玉用看待人民英雄一样的眼神看陆浩,颤抖着声音说:“不高。”哪里高了,简直低得不能再低。校门口那些卖盒饭的大叔大婶儿们一到饭点儿哪个三轮车上不驮着几十上百个盒饭?60份焖面不过毛毛雨。

郑琳琳这时候把关注的目光从演算纸上移开,再次举手吸引两人的注意力,“我有个问题,焖面这个东西我们三个爱吃不代表别的同学也爱吃啊,万一别人就是接受不了这种干巴巴的面条呢?万一我们学校两千多个人里面就是凑不出爱吃焖面的60个人呢?”

陆浩胸有成足地一笑,“这个好办,既然我们三个人不具备调查案例的足够数量和典型性,那么就把案例范围扩大一下好了。”

铁中成立快十年,向来是高中部在五月份举行春季运动会,初中部在十月份举行秋季运动会。而这一年两场运动会历来都是小商小贩们大赚一笔的好机会。

1997年,这一年的初中部秋季运动会虽然才短短三天时间,却最终成为了连心连玉姐妹两个永生难忘的日子。

第7章 醉打金枝

十月八号,运动会开幕前两天,收工回家的连心接到了人生中第一个大单——为即将举办的铁中秋季运动会给初二一班的38名同学准备一天的午饭,班长点名要焖面。

怕连心准备不及,郑琳琳已经代她提前向自己爸妈的肉铺下单了十斤上好五花肉,明天一早送货上门。连玉把陆浩交给她的120块钱摊开给连心看,小声说:“一会儿我就去二爷爷院子里摘豆角,二姨今年好像种土豆了,对了还得买38个一次性饭盒。”

连心手里握着钞票很是有些不知所措:“你们可真是说风就是雨啊。”

二爷爷家院子大,二奶奶一垄一畦的种了不少蔬菜。这几天正是晚豆角大丰收的时候,一天不摘都不行。连玉上门一说按市场价买上十几斤豆角,当场就挨了二奶奶一巴掌,结结实实拍在她后背上,“小没良心的,二奶啥时候跟你要过菜钱,你上门来磕碜我来了?!”

连玉嘻嘻笑着一副没心没肺的模样,伸指头捻了两粒二爷爷下酒的花生米扔嘴里嚼着吃。

“二爷二奶,这钱你们真得收,不是我们姐俩要吃,是人家花钱让我姐给做盒饭,给了钱的。”连玉把一张五块钱纸币摆在饭桌上。

二奶奶还是拉着一张脸,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地瞅连玉,拿话臊哒她:“也就两三毛一斤的东西你还给我拿过来五块钱,咋地,打量你二奶奶没见过五块钱的钞票长啥样啊?”

连玉赶忙使出浑身解数来撒娇,生怕二奶奶不收这钱。“二奶奶你是我亲奶,这又不是一锤子买卖,我姐这盒饭生意要是真能做长久了,以后就得每天从你这摘菜呢,你不收钱不就相当于我们姐俩占你便宜了?这话咱们关起门来自己说行,让外人知道好说不好听啊。”

二爷爷看连玉跟只猫儿似得委在二奶奶身旁“喵喵叫”觉得格外有趣,一不留神笑出声来,被二奶奶横了一眼。

于是二爷爷就笑着说:“要我说你就收下钱,赶紧把豆角摘完洗好切好再给丫头送过去,痛快儿支持丫头工作。”

“还得是我二爷有远见啊。”连玉对二爷爷竖起大拇指。

二奶奶从背后又拍她一巴掌,“小丫头片子你是不是想说我头发长见识短哪?”

连心这边则直接来到二姨王金枝家。

连心二姨夫李宝林是瓦匠,常年跟自己弟弟和弟媳妇在沈阳工地上干活,那边工资比家这边高很多。

上一篇:罪恶不赦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