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枝从没想过会让这么微不足道的玩意儿给卡了脖子,再一想到要是年年夏天一到就整这么一出儿,她就觉得憋屈。于是她想换个不用竹签的方法做买卖,其实也不用她想,都是现成的,串串香把竹签一撤不就是麻辣烫么。
骨汤锅底是现成的,蘸料不给顾客单独装直接往碗里加的话还能省下纸杯的钱,纸杯虽然损耗不像竹签那么大,但它单价可比竹签贵。摊位上卖串串香经常会搭出去两个纸杯,因为蘸料分香辣和原味的,得分开装。
串串香改成麻辣烫之后虽然多了塑料袋的支出成本,但这点钱跟竹签和纸杯的支出一对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塑料袋不会被人卡脖子,不分季节啥时候从哪里进货都有。这么一算下来总体来看反倒节约了。
王金枝在家里和李成合计得好好的,来找连心就是为了增加点信心而已。连心听她分析得头头是道也很赞成她的改动,她还建议王金枝今晚就拿夜市试水,要是效果好以后在三中门口也改成麻辣烫。
王金枝信心百倍地回了家,连心和罗明俊就开始着手研究给烧烤店供货的烧饼该怎么做。
听老板娘话里的意思是她想要便宜、个头小、不抗造的那种烧饼,最好适合夹肉串吃。还不能跟肉夹馍大同小异,不然就是两家之间打擂台,得不偿失。连心把那本《庞氏游食记》从头翻到尾,也没有找到一款面食让她觉得符合条件。
她在院里忙着翻书,做焖面的活儿就落在罗明俊身上。罗明俊去后罩房舀面粉时发现库存不太足,前两天做凉皮没少消耗,该抓紧时间进货了。他跟连心打了招呼,连心停下翻书的手,忽然觉得粮油店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连心经常进货的粮油店在农贸市场里有老大一间门面。她去的时候赶上店里进货卸车,两个力工在店里和货车之间来回穿梭。店老板手拿几张单子随着力工的进出勾勾画画,嘴上不停地呲哒着他儿子。
“耳根子一软谁的话你都听,老子干了十几年不比他懂?!你就不能问问你老子我?”
“我告诉你,货是你进的,你负责给我卖出去,卖不出去我就从你工资里扣,啥时候扣完啥时候拉倒。”
店老板刚想继续骂下一句,瞥眼看见连心走了过来,忙笑着迎她进店。进门的时候他顺脚踢了在门后坐着玩游戏机的儿子一脚,瞪着眼睛哏咄:“来客了,看不见啊?”
老板儿子带死不拉活地站起来,蔫头耷脑跟连心打招呼:“妹子你来了?要多少袋面粉?老规矩给你送家去?”
连心自从卖盒饭起就在他们家买面粉,一直用的是华星牌。这次除了进货连心还想打听打听有没有再便宜一些的面粉卖,哪怕跟华星面粉掺在一起做烧饼,只要能把成本降下来就行。
“华星就有便宜的,但是我不建议你买,口感不好,没筋性。”老板儿子分别从两个面袋子里舀些面粉示意连心去看,“看见了吧,颜色有区别,口感差别挺大的。”
老板儿子对店里每一种面粉都知之甚详,优缺点一说起来就头头是道,但他毕竟不进厨房做饭,他所谓的口感区别跟连心自己亲手做出来的还有她实际想要的根本就是三种东西。
实践才能出真知,总得一步步摸索着来。除了平时需要的那些,连心又把两种价格便宜的面粉各要了二十斤,打算回去好好研究研究。老板儿子见这位老主顾突然开始“创新”,眼珠一转忽然就把连心往角落里引。
他掀开角落里盖着的一块篷布,露出下面几袋码得整整齐齐、满满当当的面袋子来,“妹子,粘米粉你要不要?”
连心一愣,总觉得粘米粉这个词她好像在哪里看见过,一时又想不起来,正蹙眉回想的时候,老板儿子搓搓手,有点不好意思地对连心说:“这东西吧,它不是小麦做的面粉,是大米磨出来的米粉。”
“它的原材料大米跟咱们平时吃的那种也不一样,是南方比较常见的一种叫籼米的品种,低筋性。”他打开一袋粘米粉舀出一点放在连心手里,“南方人一般用来做米糕、肠粉什么的。”
对了,是肠粉。连心终于想起来自己是在《庞氏游食记》里见过粘米粉这个词,这东西同时还能用来制作米皮。米皮……米皮!连心双眼一亮。米皮这东西吃法跟凉皮相同,做法却比凉皮要简单许多。它不用洗面也不用长时间沉淀,只需加水搅成面糊直接上锅蒸,出锅就可以凉拌着吃。
老板儿子见连心好像对粘米粉有些感兴趣,清了清嗓子低声说道:“实话跟你说吧妹子,我进货的时候让人哄了,这东西咱这地方没人认识,卖不出去,你要是要的话我按进价卖给你。”说着他一指篷布底下的四袋粘米粉,说了个让连心十分心动的低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