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卓远偏头看向楚南星,眼神无比怜惜:“南星,我们真的要走到这一步吗?”
面对他的伪装,楚南星此时只觉得恶心,她连一个眼神都不想分给陈卓远,只留给陈卓远一个冰冷的侧脸。
而这一幕,在陈卓远的队员们眼中看来,更加认定了楚南星是辜负陈卓远一片深情、还抄袭了陈卓远学术成果的白眼狼。
·
徐朗尤其激动,先一步站到麦克风前:“我先来!我们组身正不怕影子歪!”
主持人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第一,我们组的交稿时间比她早。”徐朗说道。
主持人向负责收稿的工作人员确认后,点头说:“20号小组的最终交稿时间确实早于19号选手,早了六个小时。”
陆可可鼓起勇气,举手说道:“交稿时间也不能说明什么,难道谁交稿晚,谁就是抄袭吗?我是在截止时间的前一分钟交的稿,难道我也是抄袭吗?”
这点确实难以服众,底下选手纷纷窃窃私语。
“第二点,”徐朗掷地有声地说,“我们组是团队作业!我们组一共有六个人,这篇译稿是我们共同完成的,有我们共同的心血,请问我们怎么抄袭?”
这一点确实很具有说服力。
陈卓远有一整个团队,译文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每个人都有贡献,在此基础上,抄袭的可能性不大。
其他队员纷纷附和:“对啊,我们都是证明人,是我们一起完成的稿件!”
·
楚南星黑沉的眼睛看向陈卓远,一言不发。
徐朗说:“楚南星,你有什么好说的?”
楚南星眼中不见丝毫慌乱,她镇定地问:“请问20号团队的同学们,你们的这份译文,底稿是否是由陈卓远一个人完成?他给你们底稿的时间是几月几日?你们所谓的共同完成,是不是在他给出的底稿上进行的修改完善?”
三个问题一出,徐朗眼中掠过一丝不明显的慌张,他和其他几名队员对视一眼,在彼此眼中看到了相同的疑惑——
楚南星怎么会知道他们组的翻译程序?
这篇文章确实不好翻译,他们苦思冥想了好多天,都找不到合适的翻译方法。直到截稿前三天,陈卓远拿出了一份翻译底稿。他们一看,这份底稿虽然只是初版,但是已经十分完善,所有人都大喜过望,仅仅是在这份底稿的基础上做了些调整和修改。
徐朗支支吾吾,不知该如何回答楚南星的问题。
·
就在这时,陈卓远拿过麦克风,说道:“并非如此,这份底稿是我们团队六个人共同的心血。”
徐朗几人一愣,感动地看向陈卓远。
要说功劳,陈卓远在这次翻译中的功劳才是最大的,他一个人完成了底稿,可以说占据了百分之九十的工作量。没想到陈卓远竟然丝毫不贪功,而是将功劳归功于团队。
他们有了底气,壮着胆子说:“对,你凭什么说这份底稿是卓远一个人做的,是我们团队集体的智慧结晶!”
楚南星在心底冷笑一声。
这就是人性啊,在牵涉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时,这些人不惜睁着眼说瞎话。
陈卓远再次用一种苦情剧男主角的眼神看着楚南星,他轻轻苦笑了一声:“南星,我刚才发消息问了学校机房的管理员,他告诉我,你在截稿日后三天,一直用的是机房32A机位。我在前四天,也用了那台机位的电脑,是我的疏忽,没有删除原件。”
说着,陈卓远将手机中他方才与机房管理员的聊天记录投屏到了大屏之上,管理员发来了一张照片,拍摄的是32A机位的电脑桌面,确实有一个叫【金杯】的文件夹,里面也确实有陈卓远的译文。
楚南星只觉得好笑,原来她早就踏入了陈卓远的圈套。
陈卓远转过身,对身后的几位队友深深鞠了一躬。
“抱歉各位,作为队长,我却犯了这么大的错误,连累了大家。”
徐朗连忙扶起他:“卓远,你说这个干什么,抄袭的又不是我们!”
·
而在讲台另一侧,楚南星面色没有丝毫波澜,冷眼旁观的样子,仿佛她并非是这场闹剧的当事人,而仅仅是一位事不关己的旁观者。
对楚南星抄袭的指责甚嚣尘上,场下愤怒的声音几乎就要压不住,有人说楚南星是“学术垃圾”,有人说她“玷污了金杯赛”,还有人说“她连出现在韩老面前都不配”......
质疑声越来越大,如同浪潮般向楚南星涌来,楚南星站在风暴中心,神情镇定。
她一袭白裙亭亭而立,面容冷白素净,沉静的仿佛再多声音也无法让她的裙摆沾上一粒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