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她扔进水里的石头只收获了一滴水滴,而不是水花。
殷素没想到这个少年会这样呆板,她有些不甘心,只得强忍住羞涩之心继续追问:“那公子可否跟我说说,二皇子殿下他长什么样?”
说完,少女耳根子羞得热辣辣的,随即又补充了一句,“小女子因有些公务需要见到他本人,怕到时寻错了人。”
后面这句是殷素临时瞎编的,她觉得直接询问一个男孩子长什么样太昭然若揭,如何也要诌个理由遮掩下。
--------------------
第18章 一眼
少年再一次停住脚步,转身看向殷素,轻挑了一侧眉角,脸上仍旧没有任何表情:“严奂嘛!他跟我长得差不多,你想知道他长什么样子,你看看我就知道了。”
殷素:“......”
这人是在搞笑吗?
这样一句奇奇怪怪的话,让殷素差点笑出了声。
少年那不同于常人的回复令少女感到十分新奇,她不知道他是哪里缺根筋儿。
殷素在峨眉山又不是没有见过这般年纪的男孩子,正常的少年看到她这样的青春美少女,眼神不应该是那样的,说话更不应该是那样的。
殷素心里反复回味着少年刚才的回答,差点又笑出声来。
最终,她强绷住脸上的表情,不由自主地听从了少年的建议,稳住羞怯的目光朝他看去。
当她看向他时,少年脸上未有显露出一丝羞涩,还特意转过脸去,以便她能看得更清楚些。
殷素看着他,已猜测出他此刻心里所想——他言行如一,并且以己度人地认为,她看他就是为了知道严奂长什么样。
原来,这个少年不懂得什么是羞怯。
但是,这一眼不看还好,这一看过去,那就不知道是千年长还是万年长了。
殷素的眼前,是个眉目如画的少年,他肤色白皙,眉眼分明,剑眉星目,鼻梁高耸,冷峻中带着些肃杀之气,虽已将手中的仙剑收于无形,但难掩习武之人的勃勃英姿。
画面太美,看得少女又羞涩地低下了头,有些不敢看了。
那少年见殷素看了自己一眼就不看了,想她应该是打量完了,知道严奂长什么样子了,便开动脚步继续往前走。
殷素跟在少年身后,看着那挺拔高挑的背影出了神,想到刚才他有些奇怪的言行,总觉得他跟正常人不太一样,于是便就大着胆子找话题跟他聊。
交谈中,她发现,自己问他什么话,他就丁是丁卯是卯地一板一眼回答,他看她的眼神与看身旁的任何一棵树无异。
这让殷素一度觉得,自己在他眼里就是一根枯树枝。
这人不对劲!肯定是哪里不对劲!
这个少年就是时年十五岁的严仑,因年满十六岁就要封大君之位,去封地祁阳山自立门户,叔父严佩要求他在成童之礼前,把自身的修为和功力再提升一个品阶。于是便每日在仙居山山脚下苦练剑术。
严仑把殷素领到仙居山的门口,因在交谈中知道她要去文书阁,便就给她指了去文书阁的方向。
殷素郑重地向他道了谢后,二人便告辞分开。她其实一直想问问他姓字名谁,但就是没好意思问出口。
殷素去文书阁报到,终于见到了自己的曾曾曾祖父老天师殷弘,殷弘已经一百四十多岁了,老人家“手颤眼昏头雪色”,准备在退休之前物色个接班人。
殷弘的曾曾曾孙辈的晚辈实在是太多,他年纪大了,全然搞不清殷素是哪支嫡系家的孩子,只知道她是被选拔.出来的顶呱呱的好苗子,那自然是要悉心地教导。
老天师将殷素封为文书阁的协助,还给她安排了个小书童,让她先熟悉阁内的各项事务,然后开始学习更高一阶的星象学和卜卦之术。
殷素在文书阁里待了些时日,殷弘因为老眼昏花,提笔无力,经常要口述一些文书让殷素帮他录写下来。
一日,殷素趁着帮殷弘抄录的间歇,向他问了个问题:“天师大人,您知道仙居山上哪个仙家的公子跟二皇子严奂殿下长得很像吗?”
殷弘听后,用苍老的声音颤颤巍巍地回答道:“哪家公子跟严奂殿下长得很像,这我倒是不知道,我只知道大皇子和二皇子这兄弟俩长得很像,我见到这兄弟二人时,老眼昏花地都分不清他们两个谁是谁。”
听了殷弘的回答,殷素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她觉得那日在山外碰到的少年很可能就是大皇子严仑,他不似正常少年男子的行事作风给殷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知为何,殷素在来仙居山之前,一直心心念念地想看一眼严奂殿下的小心思竟然在她进山后荡然无存,也许是因为严仑的那句“他跟我长得差不多”,令她没了一丝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