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回来啦?给你介绍下,囡囡的家人回来了,她原来叫明玉,这是她舅舅,妈妈,爷爷外公。”
站在中间的李韵主动给双方介绍。
对方三个男人也很客气,感谢张超李韵照顾孩子这么久,虽然没明说,可李韵也知道主人回来了,他们再鸠占鹊巢不好,于是主动说今晚就搬家。
外面没人住的空房子很多,要求只要挡风遮雨别的话,都不用特意去找,张超忙着把储存的粮食那些都搬上三轮车。
那一家子看着这么多粮食眼睛都直了,不过他们也不会动手抢,毕竟他们回来时候随身都带着半个月的口粮,而且政府很快也会派送粮食和种子过来。
再说这是囡囡的救命恩人,是干爹干娘。
李韵给囡囡留下了半蛇皮袋的稻子,叮嘱说:囡囡只能吃素,稻子你们自己想办法去壳吧。
囡囡笑的咯咯咯,跟这几个陌生人玩的很好,一点也不怕生。
见李韵他们大包小包地扛上车也没在意,还以为又要带她去外面住,之前看稻谷收成时候,一家子就是在田埂上住。
有时去附近湖里捕鱼或是上山采果子,也会带着囡囡出去呆个一两天,田野里吃的玩的多,囡囡特喜欢在草地里跟大黄一起滚一身的苍耳。
等李韵抱着囡囡跟她亲亲小脸,叮嘱她跟亲妈他们好好过。
囡囡敏感地觉察到了什么,使劲要挣脱揽抱她的亲妈,转过身来小手臂伸直了,想要跟李韵走,嘴里带着哭腔清晰地喊着“妈妈妈妈---”
大黄难受极了,狗脸哭丧着,本来跟在三轮车后面慢吞吞地走,这会子一甩狗头直接冲前头去了。
张超见身边这一人一狗都沉默地不说话,小心提议道:既然生活正常,大家都各回其位了,不如我们也回老家吧,没准那些亲朋还有活着的,想必也会回家的。
言下之意,李韵当然知道。
她确实也想回家了,于是用半袋稻谷换了一塑料桶油,开上他们那辆久未启动的小车。
车厢里和后座塞满了他们的那点家当,大黄和李韵挤在副驾上,看着窗外的景色,大黄留恋地呜咽了几声。
李韵摸摸它的狗头,安慰说:“放心,囡囡跟着她亲妈绝对比跟着我们好。”
回乡的路上总能遇到车队或者结队走路的人,还有骑着自行车后面绳子拖着行李箱的。
李韵不知道回家后的日子会怎样,但是她觉得肯定比流浪的日子强。
--------------------
第22章 第22章
=========================
这已经是出发的第五天了,三天前遇到一场大雨,他们找了个没主的空别墅休息了两天,等连绵不断的雨刚停,正打算要不要再住段时间。
好巧不巧地,人家屋主大包小包地从安全区回来了,只好再次上路。
路上也有招手想搭便车的,可李韵他们都不会轻易假好心地去相信别人,速度都不带减地飞驰而过。
要是以前可能她会在后视镜里瞄一眼,看那人是不是原地跺脚骂人或者捡石头丢他们,现在她都不关心这个,反正事都做了还在乎这个,未免有点矫情了。
遇到人多点的城镇他们也不想进去,防着别人觊觎他们的车和粮食,更是不想让人觉察出他们的异常,多惹出不必要的麻烦事。
李韵预感到这次回老家没准会发生些什么事,所以也不急,边走边看风景地慢慢来呗。
湛蓝色的天空预示着这几天都没雨,秋老虎又发威了,李韵他们直接把车停在河边,支了两个帐篷露营。
李韵用大毛巾擦着头发,从树下吊着的临时浴室里出来,喊道:“哎蒸锅里的热水还有点,你去洗洗吧。”
十几米外就是水边,张超正背对着帐篷坐着玩水,闻言和身旁的大黄一起回头看过去,笑笑说:“我们一会要游泳就顺便洗了,这池塘水挺清澈的,没准还能摸点河蚌螺蛳那些。”
李韵动手把已经半干的长发盘起来,三两下套上根皮筋固定住,用衣杆撑把挂在树杈上的钩子够下来。
这是一个很高大的槐树,枝丫茂盛,弯曲俯斜伸出来的粗杆子正适合挂钩子。
窗帘布是那种防水的,光滑又轻快,整片的四个角挂在一个大号的十字形的竹片上,中间是个铁衣架做成的钩子穿过竹架中间,这样只要找个地方挂上就能形成一个简易浴室,又隐私又保温。
她熟练地把窗帘放在地上铺平,叠卷成一个小圆柱,放在了车顶的行李架上。
李韵一直羡慕人家有那种带卫生间厨房的房车,洗澡住宿都极方便,可那车忒费油。
要说是以前还能咬咬牙租一辆玩玩新鲜,不就是费点油钱和停车费嘛,可现在到处都缺汽油,想花钱买都没处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