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末世是股清流(37)

李韵厌倦了到处奔波搜寻物资,明白只有种植庄稼才能一年一年地活下去。

春种秋收总是对的,前提得是先种下种子。

她将这个苏州郊区的小镇上所有地方都搜了,找出能种植的土豆红薯还有稻种,试着发芽育种,竟然还有一些真出芽了。

张超和李韵都是农村出来的孩子,虽然没亲自种过地,小时候也看过父辈们的操作,于是试着把周边原本的几亩荒田整理出来。

烧荒草,用铁锹挖土,用锄头把土疙瘩拍散,招来塑料水管用虹吸原理把池塘的水引过来给灌透了......

“大黄这狗东西不知道怎么学会了摸鱼,今儿抓了条大青鱼,这么大呢。”李韵张开胳膊比划了个长度。

“哈,那真是不小,你跟大黄有口福了。”张超指指不远处说,“你去看看我下的篓子,没准里面能网到了几根泥鳅。”

李韵小跑过去,蹲在田埂上脱下鞋子,挽起裤脚试探着下了田,清楚地感觉到脚底的淤泥在脚趾缝隙里挤出来,她一脚深一脚浅地走过去。

竹篓是张超自己编的,以前要是说这些肯定不会得专门找师傅学,或者上网搜视频跟着一步一步来也能像模像样。

可现在这些都没了,只能靠自己的记忆去摸索。

他们试着把竹子砍倒,斧子砍成段,菜刀片成条,铺在地上横七竖八地编草席一样...

排版一样有两个巴掌长面积,拢起来小心地窝起边上,用火燎软了,大概齐地朝上圈形成个筐桶样,最终到了收口也不会,研究来去手指都划破了也不行,可这么放任着又散架了。

李韵说不如用绳子铰缠绕拢着口,反正也不准备拿出去卖,能用就行。

竹篓当然做不出来小时候看到的那种口小肚子大的曲型模样,张强直接用绳子在口子那里编成密麻网状,中间留了拳头大一个小口子,这样鱼类进去容易出来难。

李韵提着心慢慢走过去,就怕突然脚底来冒出来个奇形怪状的异物。

抓着篓子刚用点力就感到分量十足,用力提起的瞬间,水从竹片中间哗哗渗下去。

几秒水流尽后,只见里面黑黄色的泥鳅团在一起疯狂蠕动。

“啊--”

这突然地一嗓子声大还带拔音,吓得张超打个激灵,手里秧苗来不及扔,大跨步跑去营救。

水田里的淤泥太滑,他差点摔倒,正急得不行,就听李韵惊喜地叫:“好多泥鳅啊还有黄鳝呢!”

张超半提起的右脚缓缓落进淤泥里,无语地看着李韵翻个白眼,转身回去继续插秧。

=

中饭就是水煮挂面,盐拌焯水的野菜,红烧鱼块。

院里的竹竿上挂着剩下的半片鱼,李韵用盐给腌制了一下,准备留着慢慢吃,泥鳅和黄鳝还在洋铁皮桶里养着吐沙。

囡囡吃饭的习惯很好,吃完自己的小碗里的面,把小杌子一推,迈着小短腿去看泥鳅玩。

大黄像个操心的保姆,啃着自己碗里的鱼,还要时不时地瞄几眼孩子。

三人一狗睡了一个午觉,大概下午两点后,他们一起去往田地里。

大黄卧倒在田埂上晒懒,狗肚子随着它长长的狗舌头一起打拍子似的鼓鼓瘪瘪,身上和狗头上都插着堆着囡囡采来的小花小草。

李韵和张超继续下田插秧,其实就这么一块水田,两人一起做一天就能插完。

田里有蚂蟥,可奇怪的是并不去叮咬张超,反而都聚集在李韵的长筒雨靴边,逼得她时不时地抬脚把蚂蟥赶一赶。

好在李韵穿着雨靴,是那种挖藕人下塘穿的,虽然胶皮已经发硬破烂,腿部位置还算完整。

张超烦李韵时不时被蚂蟥吓得尖叫,过来用双手捧起蚂蟥舀,连水带淤泥一起扔在光秃秃的田埂上。

没一会蚂蟥就被太阳晒得缩成一团,李韵上田埂休息,手欠寻了个碎瓦片把这些蚂蟥切割成两段三段的,再用瓦片按着埋进黄土里。

这种处理方式还是妈妈教的,她说蚂蟥晒得再干,一泡水就能活,要暴晒再埋进干土里。

“张超你还记得我小时候被蚂蟥叮的哭吗?”

张超直起腰歇歇,眺望远方,笑着说:“怎么不记得,蚂蟥钻到你小腿上,我还帮你拽。哪知道越拽越往里面钻,后来你妈跑过来用鞋底子使劲抽,蚂蟥团成球掉下来了。你那伤口成个血窟窿流血的吓人,你妈拽了根蒲公英嚼烂了敷在你腿上,没一会就止血了。”

李韵笑着说:“当时我以为自己要流血流死了,怕蚂蟥在我肉里下卵,哭得我那叫一个惨啊!后来我打死都不肯再下水田,让我喂猪放牛割旱田稻子都行,就是不插秧!我妈一个人干活忙不过来,看人家孩子都在帮忙插秧,她气的站田埂上骂人。”

上一篇:小意玫瑰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