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吃多少点多少, 杜绝浪费。
送完两个女生回家,沈辞亭身上的火锅味久久没有散去,沈故江铃在客厅看电视, 沈辞亭走到两人身边,江铃就忍不住道:“行走的火锅回来了。”
沈辞亭闻了闻, 还好啊。
“和你们班主任一起吃的?”江故问道。
沈辞亭摇头, “本来说是老班请客, 但他忙不过来,我们自个儿去吃的。”他准备去洗澡换衣服, 沈故让他别急,聊聊天。
“爸发现你们经常一块儿玩的几个人成绩都挺好。”沈故看到被留下来批改试卷的学生,他都面熟,和他儿子肯定关系不错。
沈辞亭:“我们整个班的关系都非常好, 没太怎么分谁和谁最好,反正都能玩得来。”
沈故惊讶, 江铃也好奇,“那挺难得啊。”
“嗯,所以班上氛围一直很和谐。”这也是沈辞亭能融入进去的一大因素,他现在几乎很少恍神,哪怕想到飞升仙界的老友。
“说说。”平时沈辞亭上学,也不敢打扰他的学习,今天刚考试完,正巧一家三口都有时间,沈故江铃都很乐意更了解儿子平时在学校的事情。
沈辞亭把自己骨裂后班上同学对他的种种照顾、一起傻傻制造‘化粪池’后被老班奚落、在别班同学怀疑时迅速丢锅出去、还有全年级的秘密都被他们班级群暴露个彻底、他考了第一朋友比他还高兴吃了不知道多少顿大餐都没腻......娓娓道来,沈故江铃听着一脸姨母笑。
沈故:“臭气弹是谁捏炸的真没找到人?”
江铃:“你们班主任是谁拉进群也还不知道?”
“不知道,可能等高考完,会有人承认吧。”
沈辞亭也不确定,不过逮着人了这就是一辈子的黑历史,会在每次同学会上被谴责的这种。
*
寒假假期,对于高考生而言,就是换了个地方继续做试卷。
沈辞亭只有在办年货的时候,出去放了下风,其他时候基本都与书桌密不可分。只能说老师们经验太充足了,布置的学习任务,属于松懈一天,第二天得花双倍乃至更多的时间才能补回来。
更别说还有可做可不做的附加题,对于沈辞亭来说,肯定是要攻克它们的。
沈故都嘀咕着,还不如不放假,这学习强度比上学大多了。
年夜饭团聚时刻,很不巧,轮到江铃在医院值班。
沈故直接打包带去了医院,沈辞亭带了三张试卷和一支笔,一家人在医院过了个特殊的新年。
大年三十值完班,初一到初六,江铃都有空待在家。
爷爷奶奶移居国外,打了个越洋电话。外公外婆住在养老院,和江铃闹得有些僵,沈故和沈辞亭去陪了一天老人家,外公外婆依旧不认同江铃的教育理念,而江铃也难以接受外公外婆把子女当做私有物的概念,双方碰到一起就是火星撞地球,老人家身体一年不比一年,江铃做不到不惹他们动怒,只能刻意回避。
沈故可能怕沈辞亭对江铃产生误会,每年都要解释一遍,“你妈不是不孝顺,她有自己坚持的原则,非要她虚伪的哪怕应付片刻,对她来说都很痛苦...”
“爸,我知道,我妈每个月跑养老院的时间,我比你还清楚。”沈辞亭打断道,“而且我活蹦乱跳到现在,还经常考年级第一,不正证明我妈的教育理念是这个。”他比着大拇指。
“我妈成绩也不错,不过好像从没考过第一吧。”
沈故:“......”
听起来好像有哪里不太妥当。
他回家跟江铃一说,江铃顿时哭笑不得,“你儿子又夸我又损我呢。”
沈故:“嘿,这小子。”
“对了,今年去不去潘家拜年?”他问道。
“去。”
往年,因为沈辞亭积极,都是他们先去的潘家,今年沈辞亭没提,沈故江铃也能拖一天是一天。
没想到潘家竟然先来拜年了。
“过年好啊。”
江铃嗔怪道:“来就来了,带这么多东西干嘛,咱们的关系不搞这一套。”
“沈叔,江姨,悦悦给你们拜年了。”潘悦穿的喜庆,江铃拿出个红包塞到她的口袋,“悦悦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学业进步。”
“谢谢沈叔江姨。”
卓小芹问道:“辞亭不在家吗?”
“在书房呢,应该带着耳机,没听见动静。”江铃招呼他们坐下,“我去叫他,这成天就在书房赶作业,反正一大叠怎么都不见少,我和沈故也只能在家给他做后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