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张红梅还没来的时候,林云溪动作迅速地把厨房里面的各种调料罐子灌满,随即开始处理篮子里的食材。
听菜铺的同志讲,这些海鲜已经放在海水中吐过沙子了,她打算直接开做。
自从来到这边之后,林云溪还没有吃过一次海鲜,她可太想这一口了。
花甲可以直接爆炒做成香辣花甲,青蟹用香葱炒做成香葱炒青蟹。
扇贝就做成最经典的蒜蓉粉丝蒸扇贝,蒜香浓郁、鲜味十足。
光是想起这个味道,林云溪的嘴里就开始疯狂分泌口水。
在现代野生黄花鱼是十分稀缺的,价格也被炒得很高。
像林云溪今天买的这一条,至少得花上万块钱,还不一定能买到。
所以这条黄花鱼她打算用来清蒸,尽量保持它的原汁原味。
排骨做成椒盐排骨,五花肉直接切成大块大块的,这样做出来的红烧肉吃得才爽。
最后的这只整鸡用来熬鸡汤,全部加入灵泉水,再放入蘑菇、红枣等一些配料,这样做出来的味道不得让人香迷糊啊。
考虑到晚上红梅嫂子一家子也要过来吃饭,林云溪又从空间里面拿了三斤大虾,打算再添道油焖大虾。
厨房里有一个煤炉子和一个用水泥和瓷砖搭造的土灶,比老家的干净许多,十分好清理。
灶上架着三口锅,两大一小,还有一个林云溪特别喜欢的地方,灶上还另外挖了个简易版的“烤箱”。
利用灶里的温度,再在“烤箱”顶部加上木炭。
若是能精确控制好温度,不失为一个好帮手,所以说不得不感叹劳动人民的智慧。
等张红梅来的时候,林云溪已经将全部食材处理好了,此时正在加煤熬煮鸡汤。
在看到案板上的五花肉、排骨、大虾和鱼等满满一堆食材,张红梅瞬间瞪大了眼睛。
心里不禁感叹道,乖乖,这得花多少钱啊。
不像她家,男人每个月拿回来的津贴要分成三份。
一份寄给老家身体不好的爹娘,一份用来补贴正在下乡的大儿子和二女儿。
这钱就去了一半,剩下的一半还要维持着家里的生计,两个小的还要上学。
她还想每个月存一点,用来应付不时之需,所以家里面一个月到头都吃不上一顿荤的。
当然,这也是家属院里大多数军属们的现状。
可就算是日子苦成这样,张红梅仍然十分乐观,每天风风火火的。
一起来的还有红梅嫂子家的两个皮小子,大壮和小壮,大名叫赵赵卫民和赵卫家。
一个六岁一个三岁,此刻正依偎在妈妈的腿边,神情有些拘谨,时不时抬头望向林云溪。
见此情形,张红梅笑骂道:“在家里恨不得天天上房揭瓦,今天这么安静做什么。”
“这是你林姨,快叫人。”
“林姨好。”两个小人儿异口同声地说道。
林云溪眼含笑意,温柔地说道:“大壮小壮也好。”
接着借着裤兜的掩饰,从空间里面掏出两把大白兔奶糖塞进两个孩子的衣兜里面。
“林姨刚搬过来,没置办什么吃食,吃点糖甜甜嘴。”
大壮小壮明显心动,小手紧紧地捂着口袋,眼里带着恳求地看向张红梅。
“好了,收下吧,快谢谢林姨。”
“谢谢林姨。”
言言正在自己的房间里面玩积木,这是林云溪今天刚从空间里面拿出来的。
木质的积木上涂上各种颜色的涂料,可以随意搭成各种物品,非常锻炼孩子的想象力。
言言也很喜欢,自从回来后,就一直呆在房间里面玩。
林云溪带着大壮小壮进来:“宝宝,你跟这两个小哥哥一起玩好不好。”
因为离开了嘉豪哥哥和村里那些玩得好的小伙伴们,言言这两天情绪有点低落。
在看到妈妈领进来的两个小朋友,他毫不犹豫地点点头。
“言言是小主人,会照顾好两个哥哥的。”
“真乖。”林云溪领着大壮小壮在房间内坐下。
房间还没有布置,只在正中间铺了一个厚厚的大地毯,就算是直接坐上去,也不会冻着。
看着三个小不点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游戏,林云溪这这才能腾出手来,安心做菜。
“嫂子,帮我看一下火。”
看着云溪妹子有条不紊地一边兼顾着煤炉上的鸡汤,一边挥动着锅铲同时炒两个菜。
张红梅心想这哪里是让她过来打下手的,分明是让她来等着吃呢。
等顾峥带着江涛和刘波回来的时候,饭菜已经做得差不多了。
院子正中间摆着一个大桌子,桌子上摆得满满登登的。
有香辣花甲、蒜蓉粉丝蒸扇贝、葱蒜炒青蟹、清蒸黄花鱼、红烧肉、椒盐排骨、油焖大虾和一瓦罐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