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说去,还是不放心她去县城。
叶霓棠神色清凉几分,“我此去大概得十天,两个孩子我就不带了,
我不在的这几天,你们也不能闲着,辛苦黄婶带着清泓,到别的镇子去收蜂蜡,
杨叔和妡颜荷儿在家继续蒸香露,具体事宜,我明天出个章程。”
几人听了这话,都羞愧难当。
要不是她这几天陡然变好了,他们哪会做香膏卖钱?
杨大山点点头,“你只管放心去,屋里的事,我看顾着。”
“那就辛苦杨叔了。”
叶霓棠说着,拿出一张纸,上面画着十多个样式不同的瓷瓶,和几款小瓷坛样式。
另外则是大小不一样的三款陶瓮。
给了叶清泓,“这陶瓮你照着上面尺寸,买差不多大的就行,
瓷瓶和瓷坛子让他们按照我的要求,给我烧制一批,
记着这个商标,一定要清晰。”
她又拿出那唯一的一百两,“拿去做定钱。”
叶清泓心里充斥着浓浓的自责,摇摇头没要。
“这钱你拿去买铜炉,瓷瓶的钱,我会想办法。”
“铜炉的钱,会有人帮我们出的。”
叶霓棠把银票塞进他手里,冷幽幽的笑了一下。
五月初了,她该去找人讨债了。
几人不懂她的意思,看着她渗人的笑,也没敢多问。
次日,村里人听到杨大山要收野草,全聚了过来。
只是没有看懂,找那么大的锅,蒸野草干啥。
“那蒸的水汽,还能卖钱?”
“听说杨家在镇上卖清凉香膏,不会是那水汽做的吧!”
“哎呦娘咦,那东西老贵了,这老杨家要发财了。”
“杨大山,那水汽咋变成香膏的啊?”
“咱们一个村的,你教教俺们呗!”
杨大山听着村里人的话,乐呵呵的说:“这是我和叶家合伙搞的,你们想加入啊,简单,给一万两银票的入伙费就成。”
棠儿说,他们赚钱的事一出,肯定有眼馋的。
要是有人问起,直接要一万两入伙银票,他们自然会知难而退。
果然,那些村民一听银票,都不敢开口了。
有的还酸溜溜的说:“人家那是赚钱的秘方,咋能告诉你?”
第29章 我想做最厉害的那个
正巧叶霓棠从屋里出来,听了那人的话,怼道:“要是你家的,你愿意告诉我们吗?”
“呵呵。”那人讪讪的笑笑。
那天他去镇上卖柴,看到她打叶家旺了,手段老狠,镇长都不敢管她。
他还是别招惹她了。
方子讨不到了,大家开始问起收野草的事。
叶霓棠把她要收的几种药草,一一摆开。
这些药草,在山野之间随处可见,村民大多见过它们。
只是不知它们的药效罢了。
叶霓棠让他们分类采来卖给她。
“这些草和树叶,一文钱一斤,
有杂草的,坏死的,烂的,泡过水的,我们都不会收。”
她又指着另一处的茉莉花,栀子花,金银花,丁香和蔷薇。
“花三文钱一斤,也要新鲜干净的,不同的花,要分开放,其他有香味的花,也可摘来。”
村民听了她那一斤草给一文钱,皆跃跃欲试。
有人问:“那不管割多少,你们都要吗?”
叶霓棠点点头,“对,有多少,我们收多少。”
“那你说话算话呗,别等我们割来了不给钱,”那人不相信她,说完看着杨大山,“大山,她不给钱,我们找你要哈。”
“你问他们卖柴的,我们可少他一文?”杨大山反问道,“你们要不放心,割来了只管送给我,我给你们付钱。”
“嘿嘿,我现在就去割。”问话的人大步跑了。
新鲜的野草,他一天轻轻松松的能割一百斤,那就是一百文钱哎。
见他跑了,其他人也散了。
中午叶清泓雇了三辆牛车,拉了三大车陶瓮陶罐子回来。
又成了村里焦点。
到村口时,村长张庆余拦住他问,“你们家买这么多陶瓮干啥?”
这两天,他也听说杨家和叶家做什么香膏卖了钱。
那要是发展成全村产业,他这个村长也能沾个光啊。
叶清泓想到大姐给他准备好的借口,苦笑一声。
“还不是我大姐嘛,不炼药了,非要学人家做香膏,钱没挣到,倒是把我卖菜的钱,都搭进去了。”
这话,让张庆余那点沾光的心思,瞬间没了。
“唉,你那个大姐啊,整天就知道瞎折腾,你也管管她。”
说完怜惜的望了叶清泓一眼走了。
叶清泓到家时,杨大山领着叶霓棠她们三个,热火朝天的忙活。
这次叶霓棠没再把草药混在一起蒸馏,而是分开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