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翡就像生涩的西瓜,几下就被姚敏之这个老手盘熟了,几乎没有思考的就应了下来,“好,我的也是你的,你想做什么,我都支持你。”
姚敏之一步步往下,“再有两月,我就要去府城考试,面馆就让我娘来管,她在叶家做了那么多年的工,熬面汤手艺,比我还好呢。”
对于平氏那个小家子气,还做作的婆婆,崔玉翡并不喜欢。
不过,她到底是姚敏之的娘,便没有反对。
姚敏之听她答应,更加放肆起来。
两人闹了好久,好在姚敏之在最后一刻,及时刹车。
送走崔玉翡三人,他把书童喊了进去。
县衙,叶霓棠陪着孩子吃过午饭睡了一觉,下午陪了裴文灿半天。
少年的身子,在灵泉水的作用下已经通便,能吃些细碎的食物了。
裴夫人望着有了精神头的儿子,高兴的眼泪哗啦的,不停的对叶霓棠说着感激的话。
叶霓棠给她写了几个食谱,同时打听起太子的事。
裴夫人也是个圆滑的人,捡着无关紧要,大部分人都知道的说了一些。
叶霓棠只得到几个零星消息。
太子今年二十五岁,母亲早亡,和他的表妹,安国长公主的女儿自幼定了亲。
两人郎有才女有貌,天造地设的一对,没了。
次日天亮,她便带着两个娃和青芝及四个孩子回了六合镇。
铺子门口,耸立了一群衣衫靓丽女子。
黄珧领着叶春花,站在花露铺子门口,拿着不同的花露,和她们展示花露的妙用。
叶春花还是那样羞涩内敛,垂着头不敢看人,黄珧说几句后,见她老躲着,就回头鼓励她几句。
铺子里面,杨荷儿叶妡颜,也是一身浅粉色窄袖长裙,化着淡妆,跟在蓝黛后面,手忙脚乱的招呼着客人。
沈檀雅身边的小丫鬟冰雁和雪鸢,穿着同样的浅绿衣裙,面带恬淡笑意的给三人帮忙。
看那些出来的夫人们手中的篮子,皆是满满当当的瓷瓶,不用猜,也知生意不错。
好在每人每样产品,都是限购三个。
不然都不够卖的。
第141章 遇到一个会飞的朋友
在铺子旁边的十字路口,一个十多平方的铺子里,堆着大小不一样的纸箱子。
铺子门口,白薇狗蛋娘骆峻柠用一块三米长的木板,支起一个长案子,把水果摆在上面,供人挑选。
案子上面有西瓜,西红柿,葡萄,红薯,和哈密瓜。
除了西瓜西红柿红薯,另外两样,但凡去过大府城的有钱人都见过。
只是没见过个头那么大,味道那么香的。
白薇她们把红薯单独放着,还蒸了一篮子,切成小块,供人品尝。
价格也标的便宜,十文一斤,好多人买。
整个案子前围的人,比进香铺的人多出好几倍。
他们大多是从乐源县来的,还有一些昌城那边来的人。
大前天乐源县那些水果,有的人买回去可不是给自己吃的,很大一部分人都是为了送礼。
因而西漠来的稀罕水果,已经在昌城传开。
叶霓棠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外面的人奔着水果来,也自然而然的知道了杨叶香露坊。
她和孩子进了骆家药铺,骆从善望着两个孩子,慈爱的问,“这趟和你们娘亲去县城,玩的开心吗?”
“太爷爷,我们玩的很开心,”叶琅琅仰着漂亮的小脑袋,“还交了一个新朋友呢。”
“哈哈,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多出去走走好啊,”骆从善蹲下身子,摸摸他的脑袋,“你舅舅和柱儿都在后院呢。”
“柱儿舅舅来了!”叶琅琅高兴的拉住妹妹的手,朝后院跑去。
青芝带着繁花似锦春树暮云一起跟了过去。
叶霓棠坐在铺子里,和骆从善聊完裴公子的病情,又聊起骆家一案。
骆从善已经从白娇娘那里知道叶霓棠帮他儿子翻案一事,也知道京白去马征那,是为了他们家的事。
他从药柜子下面的暗盒里拿出三千两银票,“棠儿,这是我的所有,谢谢你。”
老人说着,眼睛就浑浊起来。
他不知道儿子儿媳是不是还活着,可若能给他们翻案,他愿意付出所有。
哪怕他们已经死了,他也希望他们能清清白白的投胎。
“骆大夫,钱我有,”叶霓棠把钱推了回去,“我已经和知县大人说好了,我们随时都可以把诉状递上去。”
“好,好,”骆从善连连说了几个好,声音便哽咽起来,低泣片刻后,“我,我这就去找元先生帮我写,我现在就去。”
“你老莫慌,等我见过京白,看看他查出多少。”
“好,听你的。”
两人聊了几句后,叶霓棠到了隔壁杨叶香露坊。